李多魚來到,那張浮漂,幾乎都快沉下去的網那裡,用帶鉤的棍子,將網頭拉了起來。
見網都沉了。
陳文超也很是激動。
李曙光也不著急起網,他倒是想看看,李多魚這網捕到了什麼魚。
兩人拉了沒幾米。
就看到了銀光閃閃的魚,看到那有點扁圓的樣子。
李曙光不禁搖頭嘆息起來。
“梭魚。”
最難賣的海魚之一,因為肉質軟趴趴的,且這種魚特別喜歡吃泥土中的有機物,所以魚身有股土腥味。
行情不好的時候,跟雜魚一個價。
而李曙光覺得,這魚連雜魚都比不上,雜魚都比它好吃多了。
而李多魚這一網,少說也得有大幾十斤,看起來魚好像很多的樣子,可最多就只能賣兩塊錢。
陳文超看到這一網中了梭魚後,也不由嘆了口氣。
可李多魚卻不著急。
接著,接著繼續拉粘網,第二網拉起來,手感很輕,都是雜魚和小魚。
什麼豆腐魚、石九公之類的小魚,還有好幾條毒物,臭肚魚和石頭魚。
而看到那幾條毒物後。
李曙光不由下身一緊,小時候,他跟阿爹出海捕魚時,就被臭肚魚給扎過。
那種痛,比被虎頭蜂蜇了。
還要痛!
現在他一捕到這種魚,都是先敲死再說,絕對不會去冒險解魚。
而這一網,在最後五米的地方,運氣不錯,收穫了一條四五斤的本地大土斑。
李曙光預估了下。
至少能賣個一塊多。
看到這條土斑後,陳文超也鬆了一口氣,一條魚就抵了之前一張網的所有梭魚。
接下來,要是多來幾條土斑就好了。
可李多魚接著往下收時。
李曙光終於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了,他發現多魚並不是隨便下的網,而是根據地形放的。
因為捕上來這些海魚,幾乎都是礁石魚,可他下網的地方,並沒有靠近岸邊啊。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李多魚對這片海域相當的熟悉,知道船下面就是礁石區。
可這小子以前都沒出海捕過魚,怎麼會對別村的海域這麼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