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米徹·約翰斯通就覺得,陳舟這個人的能力,實在太強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他一個人就可以撐起一個高能物理的課題。
這一點,從膠球實驗的整個過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所以,他才會建議貝爾託盧奇,將中微子振盪實驗的統籌安排權,交給陳舟。
希望以此來留住陳舟,至少也能留住陳舟更多點時間。
他覺得,陳舟總不能沒解決這個課題呢,就離開CERN吧?
但可惜,貝爾託盧奇沒有接受他的建議。
只是給了陳舟一個特別顧問的虛銜罷了,實際作用不大。
也是自那時其,米徹·約翰斯通就一直擔心,CERN留不住陳舟。
結果,也驗證了他的想法。
米徹·約翰斯通在電話結束通話後,還是主動去找了陳舟。
這次,他倒不是為了再挽留陳舟,只是為陳舟送送別。
12月9日一早,陳舟和克羅斯兩人,便離開了CERN,前往機場。
他們乘坐的是最早的一班,7點鐘的直達航班。
作為陳舟的專屬司機,克羅斯自然是要跟著陳舟的。
在領完獎後,陳舟計劃讓克羅斯開車,帶著他,陪著陳建國張紅英,在斯德哥爾摩遊玩一下。
這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專職司機也有,那要是不好好玩一下,豈不是太浪費了?
從日內瓦到斯德哥爾摩的直線距離大約1659公里,乘坐飛機需要花費2小時40分鐘左右。
在上午10點左右,陳舟和克羅斯兩人平安落地。
在透過安檢後,陳舟便看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派來接機的人員。
接待規格,也是諾獎歷年來的基本規格。
只不過,即使是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地斯德哥爾摩,每年這個時候,阿蘭達機場的接機人員,也還是會引起不少的關注。
當看到陳舟和接機人員接觸時,周圍關注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直愣愣的看著陳舟這邊。
雖然今年諾獎獲得者的資訊已經公佈了,陳舟獲獎的訊息,也早已傳遍了世界各地。
陳舟的模樣,也隨著諾獎的公佈,為世人所熟知。
可當親眼看見陳舟本人時,這些只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官網上,看到過陳舟照片的人。
也還是忍不住感嘆了起來。
“這也太年輕了吧!”
“看照片,就覺得陳舟博士很年輕,沒想到見到本人,比照片上,看著還要顯得年輕!”
“是啊!21歲的諾貝爾獎得主!實在是太年輕了!”
“科學領域裡,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這個記錄,恐怕很多年,都不會被打破了!”
“想要打破這個記錄,估計至少也要像陳舟博士打破勞倫斯·布拉格25歲的一樣,得一百多年吧?”
“這絕對是將載入諾貝爾獎史冊的一次頒獎!”
“喂喂喂,你們難道就沒有發現,陳舟博士,還很帥嗎?”
“哈哈哈,你是想說,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偏偏要考才華!而這才華,還世所罕見嗎?”
&nmm……別說了,再說,我要嫉妒了!”
聽著周圍人的議論聲,陳舟無奈的搖了搖頭。
但是人們對於自己顏值的認可,陳舟還是極其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