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笙接過秋珏剛剛寫好的信:“駱笙謝過太后。”
秋珏揮手:“不用謝我,這一切都是你的造化,也算是緣分吧,如果你不在這裡,如果我們不來這裡,一切都不會如此。”
“既然是緣分讓我們相遇,讓本宮知道了你的才華,當然要舉賢了,好了,你收拾一下就可以離開了,不過五天後在離開。”
“為什麼?”駱笙問。
小桃紅有些著急的說:“哎呀,你做學問很厲害,難道沒聽到外面在打打殺殺嗎?如果你這時出去了,不就被誤傷了嗎?”
駱笙聽後對著小桃紅行禮道謝,後者笑了笑,隨後回到了秋珏身邊。
天在她們談話之際已經亮了起來,秋珏幾人拿過那幾封信,又將所需要的東西準備好後,便離開了山洞。
駱笙看了看手中的信,也很守承諾的沒有開啟信封去看裡面的內容。
過來幾天,他確定外面沒有聲音了,便收拾行李離開了。
駱笙用小桃紅給他留下的一錠銀子租了一輛馬車,直奔攝政王府,他將來意說明之後,又前往左丞相府上。
當攝政王和左丞相兩人全部在左丞相府上的大廳中匯合後,駱笙將秋珏的那封信拿了出來。
攝政王和左丞相兩人彼此看了看對方,緊接著接過信開啟看來。
信上所寫“此人名為駱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雖不懂武力,卻能夠穩住江山,他自著之書不僅僅有數術,還有經濟,兵法等等。”
“如果不放心,可以親自考試,此人不是紙上談兵,天朝需要發展經濟,可以讓他出個方案。”
“這封信如果當著兩位的面開啟,並且之前沒有拆封的話,說明人品誠實,可用。”
攝政王和左丞相看到這裡,想到太后娘娘對其的評價如此之高,看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攝政王說:“既然如此,那本官先來考考你。”
駱笙很自信的看向攝政王,隨後行禮:“請王爺出題。”
攝政王問“現如今天朝最缺的就是百姓的經濟,缺的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的資本。”
駱笙沉思片刻,隨後說:“天朝經歷了大起大落,從四分五裂終於在先王的努力下,重新合併,但是百姓的衣食溫飽還是沒有解決。”
“這就是我們要問你的問題,如果是你又該如何解決呢?”左丞相問。
駱笙說:“南方多日大水,又遇大旱,使得百姓無法生存,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所修築的河堤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何解?”墨石突然出現在了大廳外。
眾人見後立即跪下:“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墨石讓眾人起來,攝政王請墨石坐到了主位上,攝政王三人都立在那裡。
墨石說:“都別客氣了,現在又不是朝堂,不需要如此拘謹,都坐下吧。”
攝政王和左丞相分別坐到了墨石的左邊和右邊的客座上,駱笙也坐到了左丞相的下手位。
墨石看向駱笙:“王叔,這位是何人?”
駱笙立即站起來跪在墨石面前:“草民駱笙,參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