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港口的陳希象並不知道,國家已經有一批大佬嗅到了他所帶起的這股中國武術風潮,因為奧運會特殊時期的原因,大佬們準備給他再推一把,讓武術更加火爆,好將之展現給世界民族之林的眾多友邦。
這等於是無形之中幫了陳希象一個大忙。
他的傳道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全民練武時代”的到來。
國術館中,教徒是從最基本的教起。
所有人過來都是先站樁。
站樁之後,陳希象還會親自講解藥方培元的重要性。
內家拳養練是一體的。
武人的樁功和其口口相傳的一張特殊藥方,更是分不開的。
要想功夫出的快,除了要下苦功,還要有足夠的營養補充。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他家的底蘊,可以用最高階別的藥材,針對普通人,他適當的調換了其中的一些平價藥物,藥力不強,但勝在溫和,可以長年服用。
連遠在龍虎山上的餘一水,都專門跑到港口來了。
陳希象搖頭笑道:“你沒必要大老遠跑過來,港口畢竟小,等這三家武館初具規模之後,我還是要回內地的。”
餘一水嬉笑道:“師弟啊,我是練功心切啊。”
有句老話說得好,“師父一句話,勝過萬卷書”。
雖然陳希象將完整的拳譜和藥方都給龍虎山留了一份,但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練武,也都會遇到不同的情況。
所以真正能成材的人,必定都是師父耳提面命,一句句話教出來的。
一遇到問題,就去請教,比看著書學更容易太多了。
餘一水早早就開始練拳了,不過他資質確實不太好,半年還沒能開啟第一張弓。
陳希象特地給他寫了一張新的藥方,讓他在惡虎樁的其中十八個動作上的功夫下的再多些,最晚半年,應該就能開啟手臂上的第一條大筋了,摸到勁力的感覺。
餘一水如獲至寶。
他得了藥方和指點,也不著急回山,就在這邊住下了。
接下來這幾天,所有徒弟都能看到了師父在練一種新的東西。
那是手拿一杆大槍,腳下放著一個水盆,圍繞著其走路,伴隨著大槍一抖一抖,陳希象渾身毛孔都舒張開來,一腳一腳踩得場館地面轟隆發響。
呼!!
呼呼!!
伴隨著大杆的抽、挑、翻、卷……
嗚嗚嗚~~
陳希象四周的空氣都被抽爆了。
抖大杆!
這是易筋之後易骨的練法。
陳希象全身易筋大成,已經能打出明勁。
接下來就是骨頭上的功夫了,待到全身骨頭都重了起來,易骨大成,便可筋骨齊鳴打出“暗勁”了。
他現在這個練法包含了八極中的“抖大杆”和形意中“龍形搜骨”的奧妙。
三米長的白橡大杆,只握住尾端一尺,考驗的是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