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提前實習?野外考古實踐來了

“我們現在能夠全面揭露一片場景,但是我們還需要去研究這片場景的形成過程,人為的、自然的原因於其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其實,我還有一些看法可談,可是,再繼續再說下去,恐怕就要耽誤大家的休息時間了!那就這樣吧。”

解方的雙刀,在空中霍霍了兩下,只能遺憾作罷。

何以城的扇子搖了搖,扇中暗藏的飛劍並沒有露面,直接開始提問。

他的第一個問題,既涉及古代戰爭,也關乎古代的日常生活。

何以城的問題,挺簡潔,“請解方同學說說唐國馬車的起源吧!”

解方覺得,這定然是一個煙霧彈,讓她掉以輕心的煙霧彈。

她似笑非笑,習慣性的揉了揉右耳上方柔順的長髮。

開始作答:“車的發展是很複雜的,早期發現的車不一定是馬車,也可能是羊車、牛車、甚至是人拉的車,恐怕還是要區別對待。國內考古發掘中所見的車馬坑遺蹟最早的是晚商時期,這個時期車馬坑較為重要的考古發現是殷墟、西安老牛坡遺址和滕州前掌大。

“這雖然是考古發現中所見的最早的車馬坑,但是不能說唐國馬車的起源是這個時期,因為晚商發現的馬車製作技術已經相當高超了,形制也比較統一,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時期已經是唐國馬車一個較為成熟的時期了。

“那麼馬車的起源應該還要向前追溯一個較長的發展完善時期。

“可以這樣說,唐國的馬車技術,在以殷墟為代表的商代晚期已經發展到一個技術成熟、制度完備的階段了。

“那馬車技術是怎麼來的呢?考古界一般是有兩種看法:本土起源和西來說。這兩個觀點的論據往往是針鋒相對的。

“本土起源說的論據主要是:1.在比殷墟更早的中商、早商和二里頭文化遺址中曾經出土過車轍和馬車構件等文物,說明馬車技術在本土有過一個發展時期;2.商代馬車和以兩河流域為代表的西方馬車在形制、系駕法等方面有較大不同;3.西來說的傳播渠道、路徑、方式有諸多缺環。

“西來說的論據主要是:1.在考古發現馬車相關的遺蹟遺物的年代上,中古地區的確晚於中亞、西亞。馴馬技術也晚於這些地區,現在普遍認為馴馬技術是由這些地區傳播而來;2.對比西方馬車和本土發現的馬車,的確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這個和本土起源說就是方法論不同,所造成的區別了。3.隨著近年來在中亞和蒙古地區的考古工作開展,特別是聯合考古專案的推動,發現了很多與馬車有關的遺蹟遺物,這或許關聯上傳播途徑的缺環。

“我個人是持馬車技術西來說的觀點。”

解方回答後,何以城只搖了搖摺扇,扇中飛劍並未飛出。

問答對抗賽進行到第七回合,解方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心有所感,試探性地將裁判權交給馮教授,馮教授果然迅速點選了何以城透過。

這二人之間,果然有貓膩!解方瞬間明瞭。

前面七個回合,雙方竟然毫髮無損,這令某些心理有些瘋狂的吃瓜眾覺得有些不滿,卻又只能將不滿暫時積壓到心底,伺機而動。

第八回合,何以城忽然將裁判權交給了吃瓜眾,於是,瘋狂的吃瓜眾用唇語大肆慫恿周圍的人搞點事情出來。

結果,解方取得了百分之八十一的透過票。而規則是,學生投票獲得百分之六十,即可透過。

這個結果,令少量吃瓜眾更為不滿。

第九回合,仍舊是平局。

至關重要的第十個回合來臨。

優先提問的解方,這次吃了虧,儘管問題有點刁鑽燒腦,何以城依然侃侃而談。

京大來的,果然有幾把刷子。

解方不得不服氣,於是將裁判權交給了吃瓜眾,吃瓜眾的投票結果是百分之六十八的透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