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秦趙聯姻,贏政在趙國一晃已經待了快一個月。但是聯姻人選卻懸而未定,趙王心裡自然是有些擔憂的,如果聯姻沒有成功。秦王依然可能還會與其他諸侯國聯姻。要知道,秦國王后的位置哪個諸侯國得到都是一種牽制,至少名義上,秦國會顧及王后的母國加以衡量打擊力度。
如今,珀溪被看上,本來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是趙王顧慮的並不是因為不是自己女兒兮沫與秦國聯姻,他顧慮的是珀溪身上禍國滅世的印記。但是這個印記並沒有人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只是從字面上看就會讓人覺得不祥。又或者……
趙王正思考得入神,內侍通報丞相郭開求見,於是他停下了思索讓郭開進來。郭開進來見禮後開門見山:“大王,臣求見大王一來是請罪,二來是有要事稟報。”
“丞相何意?”
“臣昨日私下與秦國重臣蒙毅約見,請大王責罰。”
“你為何和他私下見面?”趙王有點不快的情緒。
“請大王恕罪,臣這些天對秦趙聯姻甚是憂心,因為猜不透秦王到底有何打算,我怕萬一聯姻不成功,影響我們趙國百姓生死問題,於是擅自做主前去探聽秦王想法。”
郭開私下見蒙毅是事實,但是不是他約的蒙毅,而是蒙毅約的他。之所以承擔自己是主動的一方是因為了解趙王疑心方向,變成自己是邀約方趙王更容易相信他是為趙國盡心盡力。
郭開是一個聰明人,雖然為趙國效力多年,也頗有成績。可是時局他也看得清清楚楚,秦國的霸主之位只會越來越穩固。而他所在的趙國表面看著正在從長平之戰中慢慢起死回生,但實際依舊是艱難呼吸著。
尤其十年前趙王心急,以為可以稱異人駕崩之時發動對秦的攻擊討回失去的國土。不料最後雖然李牧獨當一面與秦國奮戰半年之久,卻依然沒有撼動秦國半分。最後趙國國力熬不住只能故作議和結束戰爭。
如今秦王贏政不但長大成人,比起過去幾代秦王更是氣破山河宛如一頭天下無敵的猛獸。他如果要號令天下怕也是遲早的事。而他郭開既要繼續效力趙國,又要想想退路,萬一有朝一日趙國落沒,他與秦國搞好關係總不是壞事。
所以蒙毅秘密約見他的時候他冒險去見,沒想到蒙毅還帶了兩大箱錢財贈送給他。說是希望他能幫忙去跟趙王遊說,他們秦王自從見了珀溪公主,被她的美貌迷得茶飯不思,加上相士又篤定珀溪公主就是最佳的王后人選,所以更是心心念唸的非珀溪公主不可。請求他無論如何一定要幫他們大王實現願望。
郭開本身就是愛財之人,見秦王為了一個女人不但來求他,還送那麼多金銀珠寶,心裡更是想著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事為秦王辦好。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拿了錢立馬就積極的進宮遊說趙王。
“那你可探聽到什麼?”
郭開大致把蒙毅的說法一一跟趙王複述,又一番情真意切道:“大王,秦王既然看中我們趙國公主的女兒,還要厚封為秦國王后,對我們百利無一害。如果秦王真是對珀溪公主茶飯不思,那珀溪公主肯定能影響到秦王,這怎麼都好過秦王帶回去一個可有可無的女子來得有用。我們趙國需要繼續休養生息,一個秦王滿意的女子就能為趙國爭取到時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趙王聽郭開這樣說,突然對珀溪禍國滅世之說有了自以為清晰的認知:會不會是珀溪的美貌可以迷惑君王,導致君王沉迷美色,耽誤政事。所謂禍國滅世會不會就是禍國殃民,帶衰國力?鳳家出的梨月鳳女都是吉祥象徵,唯獨梨陽是禍國滅世,如今秦王被珀溪迷住,這不就是開始有徵兆了嗎?
如果能讓秦國慢慢變弱,犧牲一個珀溪有何不可,這麼多年他對妹妹母女的庇護可以說仁至義盡。現在就算他是有私心,可是又不是他主動犧牲的珀溪,是秦王自己看上珀溪,非珀溪不可。他連自己的女兒都準備犧牲,何況是外甥女,加上如果珀溪真是有迷惑君王帶衰國力的象徵,那比他跟秦國拼死拼活不知要輕鬆多少。
如此一想通,便二話不說寫好詔書讓郭開帶去給秦王,不日兩國便可共同昭告天下,趙國珀溪公主入選秦趙聯姻的物件,與秦國結成秦晉之好,兩國互助互勉共同發展。
郭開帶著這個可以轟動諸國的訊息前去稟告秦王時,兮沫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到行宮應約秦王的邀約。她滿心歡喜,認為秦王可能終於想通,她才是那個最合適的秦國王后人選。
贏政略帶笑容與兮沫面對面坐著,不失體面的親自為兮沫倒了一杯酒,挑笑著說道:“上次本王辜負公主共進午膳的盛情,本王心中有愧疚,今日得空想起欠公主一頓飯,便讓人請來公主,希望公主能原諒本王上次的招待不周。”
“秦王言重了,兮沫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生秦王的氣。即便秦王記不得上次的事,就是這樣能與秦王面對面單獨見面已經是最大的福氣了。”
兮沫心中那個激動,一股熱血衝擊著她的心臟,舉起酒杯優雅秀氣的喝了一小口。不知是酒的緣故還是她自己太激動的緣故,小臉嬌羞紅潤,眉眼含情,一副自以為風情萬種的看著贏政。
屋裡的劉暢,趙高還有蒙恬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沒出聲,但是臉上都是各種諷刺的表情。劉暢更是腹語:這個死不要臉的惡毒公主,這是當他們這一屋子的人都是死人還是鬼魂。與秦王單獨見面?這簡直不是沒帶腦出門,連心肝肺都怕沒帶。
贏政嗤笑一聲:“公主心地善良,不記本王的過錯,本王該謝謝公主才是。所以還請公主把酒喝完,如此本王才真的相信公主不記恨。”
“呃,為何是喝光酒才……”
“公主有所不知,我們秦國表達歉意,給道歉物件倒滿一杯酒,對方一滴不剩的喝完才是代表真的原諒了。”
“原來如此,那我定不會讓秦王失望。”兮沫說完舉杯果真一滴不剩的把酒呑入腹中,然後又是嬌羞的看著贏政:“秦王可相信兮沫了?”她把酒杯翻倒過來,證明確實一滴不剩。
贏政不動聲色,又給她倒了滿滿一杯酒:“還剩兩杯。”
“兩杯?”
“連喝三杯才是接受歉意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