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那人間的王朝,年輕的國師十年之間容顏不變。
朝會之上,一眾大臣站立在年輕國師身後,皇帝坐在龍椅上,滿意的看著群臣。
皇帝喊道“諸位愛卿,有何要事稟報,如無要事,一切照舊,全權交給國師處理。”
一名老臣緊緊握住拳頭,彷彿下定了決心,剛要走出隊伍就被同僚拉住。
皇帝在太監的攙扶下走回皇宮,最近房事有點多,走路都容易飄。
要說這十年是皇帝最輕鬆的日子了,沒事打打獵,選個皇后,待在後宮當繁衍後代就可以了。
至於朝廷全部交給國師打理,你要說擔心國師反叛嗎?
也是有這個擔心的,畢竟趙家就是武官反叛出生的。
但長期以來,國師幾乎不將手伸向軍隊,反倒是利用軍隊打擊武林人士、剿滅土匪。
最近幾年連各族養的打手都開始限制,這樣一來國內就再無任何隱藏的武力威脅。
不僅如此,國師還私下建議皇帝組建一隻情報機構,負責監視天下異動。
朝堂之上皇帝不是沒有看到幾個老臣的動作,這些年因為各種原因死掉的門閥大臣簡直不要太多。
就連皇帝親家的幾個大族都死了不少人,這還是明面上被抓把柄,以國法誅殺的人就已經有一百多位了。
至於那些地方上,或者沒有把柄可以抓,僅僅是站錯了隊伍的人死的就更多了。
早在三年前皇帝就下令不要再做相關的統計,他可不在乎這些老臣的死活。
一個個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家國大事侃侃而談,國師出現之前,整個中原江山岌岌可危。
外有強國環視,內有匪患豪族。
反倒是國師這幾年快刀斬亂麻,從朝堂殺到江湖,死的人雖然多了點,但效果很明顯啊。
對內,百姓安居樂業,物阜民豐。
對外,幾個外族強國都被打的割地求和了,要不是那幾塊土地實在不適合耕種,這大宋的江山可以再變大一倍。
私底下皇帝也問過國師為何不將一些土地肥沃的地區給佔了。
國師問皇帝可否知道那些異族的土地上還有多少漢人,國內又還有多少可以用來遷徙的人。
皇帝一時語塞,這些資料上的東西他沒事可不會去記。
國師指著中原大地上幾處重鎮,這些地方被國師聚集了大量的勞工日夜不停的生產各種物資。
也正是這幾處重鎮提供了軍隊日益精良的武器裝備和便攜帶的軍糧。
如果是以前,打仗打贏了,派人遷徙過去佔據肥沃的土地耕種就好,但是現在國內有更需要勞動力的地方。
佔據一處荒廢的農田重新開墾,然後讓人在那裡繁衍,想要真正站穩腳跟至少需要十年。
可是讓那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俯首稱臣卻只需要兩三年,只要能夠遏制他們的發展,對於國家來說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吸血的物件。
知道利害之後,皇帝再也沒有提出擴充疆土的計劃。
只要軍隊一日被自己掌握,皇帝就一日不會去管國師幹什麼。
相貌十年不變的國師轉過身來,冷冷的說道“王翰林這是有事要給陛下稟報的嗎?”
已經年過古稀的王司徒卻只能低著頭,不敢言語。
朝會散去之後,王翰林看著背後的皇宮不勝唏噓“這天下到底姓什麼呢?”
同僚嘆息道“老王,這十年,外戚沒有了,門閥沒有了,就連武林都快要沒了,其實百姓安居樂業挺好的,我們又何必當攔路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