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祁落早早便帶著兩個丫鬟去了唐光寺。
唐光寺的年紀和拙州相仿,都是歷經百年的古寺,唐光寺的風格和拙州古城城樓的風格頗有些相似。
風化古木的屋頂和寺門,配上那青磚石牆,青磚的路面,被香客踩踏的光滑鋥亮,與粗糙的青磚石牆,形成了奇異的對比。
寺院內的有幾株古樹,都有近百年的歷史,樹幹均已風化,卻粗壯挺拔,枝繁葉茂。頗有古樸的風韻。
這樣具有歷史淵源的古寺,拙洲只有這麼一座,唐光古寺內的香火非常鼎盛。
明慧大師原本就不是一個稱職的和尚,他即不擅長算卦抽籤,也不像別的寺廟主持,善長看病抓藥。
除了三天兩頭的四處雲遊,就是關在寺廟的後院擺弄花草,或埋頭畫畫。
來唐光寺燒香拜佛的,除了那些自求佛祖保佑的精通拜佛之人,就是一群期望能在唐光寺,偶遇主持明慧大師,求個畫作的文士。
如果指望於佛道一途,能給你一些點撥,想靠主持明慧大師或是寺廟裡的小沙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既有這樣的主持,你還指望寺裡的徒弟,徒孫們能有多精通的佛法?
但即便如此,卻仍然抵不住香客門源源不斷,湧往唐光寺的熱情。
祁落的馬車停靠到了唐光寺的門口。寺外馬車眾多,大殿內人頭攢動,青銅香爐燃著嫋嫋的青煙。
寺內的沙彌人數並不算多,只有那區區的幾十人,但是香客眾多。
殿內祁落的小師兄勤心小師傅,見了祁落便迎了出來。
“師妹請隨我來。”
小師兄領著祁落一行人,穿過了大殿一側的角門。
將他們引向寺廟的後院,穿過後院一進門的山楂樹,穿過花園,明慧大師的禪房就在此處。
說實話打理花園,這種精細活兒,常月一直十分擅長,將常月和沈府的小廝留在了花園。
祁落和秋月則拎著一個食盒的點心,徑直去了明慧大師的禪房。
大師的禪房裝飾的頗為簡單,白牆木桌,室內散發著幽幽的檀香味。
睡了一覺的明慧大師,也終於想明白了,自己收的這個俗家女弟子,還尚不知丹青如何!
您這會兒是不是明白的有點晚?
既已定局,佛系的明慧大師,便招了小沙彌備好了筆墨紙硯,那便試試吧!
作畫最忌膽小,在明慧大師盯著的情況下,祁落仍然從容揮毫,所做的畫作雖稱不上驚才絕豔,但是用色和畫風卻頗為大膽。
明慧大師撫了撫鬍鬚———
幸好幸好!招牌總算是保住了!
小小年紀便筆力遒勁,看來是個勤奮的,明慧師父對這個小徒弟,便更多了幾分滿意。
祁落一直最愛的是齊白石和徐渭的畫作,齊白石的畫一直以用色大膽而著稱。
而徐渭的寫意畫,則筆力遒勁,用筆如那草書一般也是頗為大膽。
與祁落的畫作頗有此種風情。
至於勤奮,對於根本停不下來的祁落就更是別說了。
每日不是畫畫練字,就是準備店裡的新奇貨品,日日忙的均不可開交。
以前一直想拜個好師傅,都沒有機會。
現在這個上好的機會落到了自己頭上,她豈會放過!必定是會加倍的勤奮。
光昨晚上回去,她已經畫掉了整整一摞宣紙。
祁落一邊畫,明慧大師在一旁指點。
“徒兒,你要做到“畫由心生”,用筆墨來傾訴你心中所想,“筆由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