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不僅有優質的啤酒大麥品種,而且許多啤酒大麥品種的品質可與進口啤酒大麥媲美,同時種植面積也並不少;但國產啤酒大麥的質量控制一直是我們的軟肋,有效產量不足,導致能夠滿足企業需要的產品不足。
在嘉穀介入之前,啤酒大麥的生產發展長期滯後於啤酒工業的發展,致使我國啤酒大麥對外依存度高達60%以上,我國啤酒工業被他國原料供應商“牽著鼻子走”。
“六年來,我們在肅省進行優良啤酒大麥品種培育和基地建設,而且聯合肅省政府改良物流等配套設施,切實降低了成本;三年前又組建了啤酒聯盟,訂單化生產,保障了麥農收益,將啤酒大麥打造成了肅省的一個強勢產業!”何長川笑眯眯道。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國產啤酒大麥品質的提升,啤酒口感和風味越來越被消費者和啤酒商接受,國產啤酒大麥才進入了良性迴圈。
至於為什麼品質能穩定地提升?
別問,問就是有人在開掛!
嘉穀生產的啤酒大麥,蛋白質含量等高於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啤酒大麥,這有助於最終產品在發酵時具有更豐滿的酒體和泡沫保留能力——連百威英博在國內的啤酒廠都選擇了國產原料。
這兩年,雖然大麥成為中國除大豆、高粱外,進口總量排在第三位的糧食作物,但其中多是作飼料用,啤酒大麥“受制於人”的困境已一去不復返。
齊政依然平靜道:“你們看,除了‘冰源’啤酒花等特種酒花,以及決定啤酒最終口感的酵母菌種不對外供應,我們簡直是國內優質啤酒花和啤酒大麥的最大也是唯一的供應商,如果清源啤酒被百威英博收歸麾下,我想,這種格局很快就會面目全非。”
沒有人反駁。
看看百威英博的收購方案,440億美元收購的可不僅僅是清源啤酒的啤酒廠、渠道、品牌等資產,還有附屬的原料基地,包括啤酒大麥種植基地和啤酒花種植園,還有“冰源”啤酒花的智慧財產權等一切涉及啤酒相關資產。
百威英博收購清源啤酒是不是專門針對中國啤酒業不好說,但要說它在扼住了中國啤酒業的“喉嚨”後什麼都不做,那也未免將這條“資本大鱷”看得太好心了一點。
要知道,百威英博降低收購公司的成本並提高利潤的能力,甚至得到了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很多投資者的認可——這種認可是怎麼得來的?難道是靠承擔更多的責任得來的?
屆時,即使嘉穀成為百威英博的股東又能怎麼樣?
齊政沒說一句“不賣”的話,就用兩大“啤酒之魂”的關聯告訴大家,同意了百威英博的併購,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脊樑就斷了!
那就拒絕吧!
嘉穀管理層達成了一致意見,何長川徹底鬆了一口氣。
這時,“老奸巨猾”的王昱業開口道:“先別急著一口拒絕,多好的宣傳機會啊,這可是幫清源啤酒揚名世界了,我們且溜著百威英博吧!”
眾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
笑過後,集團戰略部的丁顯若有所思:“我覺得,清源啤酒還要做好一個準備——拒絕了百威英博的併購後,那就是徹底撕破臉了,後面恐怕會遭到全方位打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