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伐。
春季出征。
蹉跎了幾月後,不知不覺中等來了梅雨季節。
蜀軍連戰連勝,勢力範圍已超過了第一次北伐的終點。
左路祁山線依舊在渭水邊紮營,右路已越過了陳倉,直達長安。
這就導致了後面的補給線越來越長。
運糧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淅淅瀝瀝的雨季終於來了。
曹君早有準備。
事先將糧草軍需遷移到高處,以免受到雨水的腐蝕。
如此一來,就不方便大軍的交戰了。
恰逢魏軍也閉營不出,一時間,零星的小規模作戰在蜀軍後方時有發生。
曹君又令王平領2萬精兵駐守街亭,馬岱軍也從武城撤了回來,駐紮在陳倉附近的散關處,也算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苟安運糧一事爆發後。
諸葛亮從漢中回成都,與李嚴一番交涉後,將搬運糧草的苦差事接了過來。
他又令長史楊儀負責運糧一事。
在魏軍截糧前,糧草一事再無波折。
曹君此刻正面色陰沉的站在大帳中,隨楊儀派來的運糧官清點了一番新到糧草後,發現多有黴溼,且十不存五,沿途丟失了大半。
那運糧官滿身狼狽,下身衣襬處還掛著一塊溼泥,正俯身跪在地上。
“將軍,我乃楊儀帳下運糧官,確實不是我等不用心,而是雨季來臨,沿途遭遇泥石流,多處塌方,又有魏軍騎兵騷擾,屬下令人肩挑手抬,才將這5萬擔糧草從劍閣道抬了過來。”
一邊的姜維看了看曹君,也忍不住嘆道:“這幾萬擔糧草,多有黴溼,僅夠30萬大軍食用幾日,且不能久放,末將這就下令,讓伙伕優先處理掉這批黴溼糧草。”
曹君點了點頭。
那運糧官仍伏在地上,瑟瑟發抖。
運糧損耗過大,或者延期超過三日,可是要砍頭的大事。
曹君無可奈何的親手扶起他,安慰道:“此番,幸苦了,我有一封書信,你回去途中,可親自交給丞相。”
曹君左思右想一番。
目前木牛流馬還未面世,蜀軍北伐次次受糧道所惱,也是時候解決了。
只是,如何提醒諸葛亮幹活呢?
必須得委婉。
也不能透露出自己先知的秘密。
事畢,曹君斟酌了許久,親手寫了一封書信。
信中提及目前糧道的困難,又提及能不能改良下獨輪車,最好能使之翻山越嶺,好減輕糧道的壓力。
剩下的,只能交給這位三國第一智者了。
卻說諸葛亮收到曹君書信後,眉頭皺了幾日。
忽有一日,他在漢中城中巡視時,途徑一處木匠作坊,見一個木匠正在製作一款獨輪車,突然心有所感。
即刻回府後,讓人取來紙筆。
在紙上畫了一個牛不像牛,馬不像馬的影象出來。
他又讓楊儀過來一觀,後者看了半響,只見圖中所畫之物: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楊儀觀後,頓時大驚,“丞相,此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