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羽自南征一來,便一直戴著面具。
她這張臉,除了徹底易容,不然都容易被人當做是女人。
而且,還是位極其清秀的美人。
當然,尉遲大帥的這種做法,在正羽軍看來,不過是震懾敵人的一種辦法。
關於慕容羽的真正身份,正羽軍中只有那十八名親兵知道。
因為這些親兵都是以前的渭河卒。
……
互通姓名後,徽州城下變得極為安靜。
但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很多人的心思都繃得緊緊的。
因為兵不厭詐。
……
“可惜,這場比劍不曾親眼看到,但根據事後正羽軍以及那些旁觀者的回憶,這場比試真的是近百年中最為精彩的一場。”
太宗陛下在回憶錄中如此說道。
是的,這場徽州城下的決戰,由於決戰雙方都是用劍高手,因此,這場決戰又被稱為‘承啟徽州亮劍’。
……
司馬錯是洛京司馬家的二公子。
司馬一族,是左貴妃的外戚。
而左貴妃則是二皇子的生母。
二皇子與司馬錯,自幼便認識。而且,兩人一同前往謝羅修行。
當然,二皇子去謝羅不過是玩玩,但司馬錯沒有玩。
他花了四十年步入塑聖。
原本,謝羅不願司馬錯下山輔佐二皇子,但司馬錯寧願自斷一臂也要下山。
最後,掌門真人開了金口,允許司馬錯下山。
“若是看透紅塵,期待你回山的那一天。”
謝羅前代掌門真人的胸襟,深深讓司馬錯折腰。
因此,徽州城下的司馬錯,一襲白衣。
他這是在給前任謝羅掌門真人戴孝。
……
謝羅的劍道,涵括萬千,司馬錯學了多少,不曾有人知道。
但徽州城下的這場比劍,這位司馬刺史連續換了七十二路劍術。且每一式出手的劍招,都是爐火純青。
甚者,其竟是用出了青陽落。
此招一出,觀戰之人紛紛驚呼。
因為這一招是謝羅劍術的巔峰。
原本,他們以為司馬錯很強,但沒想到,如此之強。怪不得,當年謝羅不願放其下山。要知道,這種人才絕對就是謝羅的未來。
至於慕容羽?
她面對司馬錯的至強攻勢,不曾後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