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冀皺著眉,提醒道:“別忘了你還要打理百花園兩個月。”
這句話就像是一盆冷水從顧春秋的頭頂澆下,直接將其澆了個透心涼,書也不看了,雙目無神的仰頭髮呆。
“你這人,就會戳人家心窩窩,一點也不禮貌。”
......
......
大年初三很熱鬧,家家戶戶都擺了小香臺。
大年初四很肅穆,從一大早開始,家家戶戶就都已經豎起耳朵,準備隨時聽有關於桃鍾祭響起的鐘聲。
鐘聲會響起很多次,唯一的差別就是強弱不一樣。
桃鍾祭這種事情是整個聖朝的大事,每年鐘聲都會響徹在聖朝疆域內的每處角落,聽見這些鐘聲就意味著明年會順順利利,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這是類似於一種精神層面的信仰。
只是近幾年來聖朝子民在大年初四這一天難免都會覺得遺憾,因為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聽見足夠響亮的鐘聲了。
以往有三千院在,每年的鐘聲響徹都很巨大,就好像被人直接拿過來在耳朵旁邊敲響的一樣。
可這些年,聖鐘的聲音小了很多。
百年一次的大祭,爭奪國運這種事情對於百姓來說很遙遠,他們真正在意的是百年大祭意味著聖朝再度安安穩穩,順順利利的度過了一百個年頭,這是值得慶祝的好事情,也是讓所有聖朝子民與有榮焉的好事情。
想到今天陛下的名字將會第十三次刻畫在聖鍾之上,所有人的心裡都覺得很踏實。
“陛下萬壽無疆,今天就要第十三次在聖鍾落名,想一想,上一次見到陛下的名字浮現蒼穹之上的時候,我才九歲。”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頭子躺在竹椅上,渾濁的眸子裡充滿著對一百年前的回憶。
小重孫蹲在他的身邊幫忙捶腿,好奇詢問:“太爺爺,在聖鐘上刻名字全天下都能看見嗎?”
老頭子點了點頭:“那當然了。”
小重孫道:“那我也要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讓隔壁新搬來的小女孩看見。”
老頭子臉色一沉,訓斥道:“胡鬧,那可是聖鍾,百年一次的大祭,除了陛下這等文治武功的聖明皇帝之外,其他人哪有資格刻名字在上面?”
小重孫見太爺爺生氣,吐了吐舌頭撲進了懷裡,一把抓住了鬍子,用力之大,讓老頭子一瞪眼。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聖朝的各個角落,都有不少。
人們都期待著能見到聖皇的名字再次閃爍蒼穹的那一幕。
而也就在大年初四這一天的清晨。
顧春秋帶著李子冀,走進了皇宮裡。
......
......
(提前了幾分鐘,驚不驚喜?對了,十二點之前還會有一章,各位可以明天睡醒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