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說句話就行了?你承認你膽小,廢物,就從我胯下鑽過去。不然就拿劍刺我,否則你今天別想走!”屠夫怒目圓睜,一臉兇相。
“鑽,快鑽,快鑽過去,哈哈……”
鏡子的圍觀者都笑了起來,而鏡子面前的韓信整張臉都變黑了。
“上仙讓我看這些是何用意?”韓信怒了,這上仙是不是存心想要羞辱他?
“你看下去就知道了!”王寅並沒有回答韓信。
“我……”韓信憋著一口氣,差點內傷,你叫我看我受羞辱的將來!
後面的劇情與歷史上一模一樣,韓信忍受了胯下之辱。
鏡子外的韓信眼中快要滴出血來。
“上仙雖然可以洞見未來,奈何如今我已知未來,也許歷史會改變!”韓信沉住氣說道。
他有自信,以他的武功,想要殺死那屠夫簡直太簡單,誰說一定要忍受那種煎熬?
“你確定要改變歷史?”王寅玩味著笑道。
鏡子當中還在播放著韓信的一生,當然只選擇重大的事情播放,並不是事無鉅細都播放。
韓信在陳勝、吳廣起義後,投奔了項梁,但是沒有人賞識他,他留在部隊,默默無聞。
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韓信多次獻計,項羽不予採納。
接下來投奔劉邦,依然不被人所知。
直到後來遇到了蕭何,終於被人賞識,蕭何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不予理睬,不給予重任,於是韓信再次出走。蕭何知道後直追而去,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佳話。
回去後,蕭何見劉邦,劉邦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
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劉邦問道:”你去追回來的是誰?”
蕭何:“韓信啊。”
劉邦又罵:“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
蕭何:“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劉邦:“我也打算回東方去呀,哪裡能夠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呢?”
蕭何:“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麼,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
劉邦:“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個將軍吧。”
蕭何:“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
劉邦:“那麼,讓他做大將。”
蕭何:“太好了。”
當下劉邦就想叫韓信來拜將。
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
劉邦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