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人的注視下,秦沐將卡其那講解了一番。
這東西最早還是家養的,但自從它反抗掉了它的主人之後,就成了整個通靈界的噩夢。
之前就過,末法時代,很多東西都已經消失,這個時代再也不會有會噴火的龍和拖著常常尾巴的鳳凰從而過,再也不會有什麼怪獸會危及到人類的性命,事實上,一直掌握命運的從來都是人類自己。
所以,有些東西,現代的通靈者,就想借助科技手段,培育出來。
卡其那就是一個例子。
卡其那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最初為這種東西命名的傢伙是個少數民族,來自苗疆,是位蠱人,而且法力高超,卡其那最早只是一種蠱蟲而已,是這位來自苗疆的二貨精心培育了許久的玩意兒。
據當初的卡其那並沒有那麼強悍的外表,他只是一個類似於毛毛蟲一樣的玩意兒,白白胖胖,在蠱蟲當中,屬於兇殘一派的,而且還是這苗疆來的蠱人所自創出來的,別家都沒有。
他給這東西命名為卡其那。
當時的卡其那就已經很出名了,至少是在蠱人的圈子裡來,是屬於極為出名的。
蠱人除了養蠱,捉鬼,幫人簡單的治療之外,還有一個所有蠱人都十分熱衷的活動,那就是鬥蠱。
養蠱,這個事情,在華夏大地上,有兩處,最為喜歡。
一處就是苗疆,還有一處,在湘西附近。
而鄰國,也就是越南降頭那一塊,也有人喜歡養蠱。
這麼吧,在苗疆,每一個帳篷群裡,一定會有一個牛叉的蠱人,這個蠱人,就是這個帳篷群的神,他們的隨行醫生,他們的除魔者,甚至在古代的時候,還充當他們的指引,因為那個時候的人認為,只有蠱人,才能夠通曉地,同神對話。
當然到了現在,已經沒這個功能,在破四舊的時候沒給全部清理掉,就已經是萬幸。
卡其那的主人就是當時躲避掉清理的一批人之一,但是鬥蠱這種習俗還是流傳了下來,一般都秘密的舉行,當然,現在多在金樓幹這事兒。
鬥蠱,就是將自家最得意的蠱蟲放在一個碟子裡,然後看著兩方廝殺,誰先咬死誰,順便帶著一些彩頭的活動,類似於鬥蛐蛐兒,其實也差不多,都是玩蟲子的。
據當時的卡其那那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然而在一次中原的聚會當中,這個主人突然聽聞機閣用上古神獸的骨骸,加上科學技術,複製dna,培育出各種各樣的“靈獸”出來。
這個事情給他了不的啟發,於是,這廝走南闖北,仗著他家的卡其那不知道吃掉了多少其他的蠱蟲,才得到了一截龍骨。
至少據是龍骨,在秦沐看來,更有可能的是什麼畸形的蛇之類的東西,因為卡其那在融合了這東西之後,徹底暴走了。
所有的蠱人,都是透過和自己的蠱蟲溝通,達成某種協議,這種協議同秦沐的巫祝不同,巫祝是直接同各種各樣的詭異生物直接契約,雙方都得到好處,但是秦沐不需要為那些傢伙們刻意的去遵守什麼,除非他自願,但是蠱人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