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少年皇子 第三十一章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劉榮之言,令文帝想起了數年前賈誼之諫,當初因朝中列候權勢過大,恐其成尾大不掉之事,要諸侯王來制衡列候,因為並未採納賈誼之諫言。

如今,列候大多已然病亡,列候與諸侯王制衡之勢,已被打破,諸侯王已變成漢帝國的一大隱患。

且諸侯王之封國,多在南方,朝廷無意之中,竟已成了諸侯王的屏障。使得諸王穩坐南方,而朝廷卻要用大量的軍隊、錢財以及精力防範匈奴……

想到此次,文帝也有些憂慮……

劉榮見文帝不語,便先開口到:“祖父,孫兒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文帝回過神來,望著眼前的劉榮道:“但說無妨”。

“祖父,大漢天下五十九郡,諸王封地所佔已有三十餘郡,今天子直轄不過二十餘郡,當年高皇帝,為何要大封同姓諸王,其要義便是當社稷危難之時,諸王可舉兵勤王,以固我大漢天下,萬載長存。

但如今,諸王中與朝廷親近者雖多,還能聽從朝廷排程,若數代過後,如何?便無人可知,恰巧,此時楚王來朝請命更換楚國太子,孫兒以為先生‘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之策,可用之。

固孫兒才在今夜晚宴之上提出將楚國一分為二。孫兒擅自為之,還望祖父恕罪”。

文帝聞劉榮所言並未回答,而是命劉榮離去………

此時,楚王劉戊在其長安的觀邸之中與楚國內史密談。

楚王劉戊在房中來回走動,道: “寡人本想到長安求天子令立楚國太子,卻不想,那個劉榮竟然進言陛下要陛下將我楚國一分為二……”。

內史道:“大王,如今只得看天子之意如何了,別無他法“。

劉戊嘆息道:“哎!只得如此,只得如此”。

………………………………………………

翌日清晨,劉戊也奉天子之命前來參加朝議,昨夜因楚國太子之事,幾乎一夜未眠,一大清早便又急忙趕至宮中。

待文帝至宣室之中,朝議便開始了。

不待眾臣開口,文帝先道:“楚王向朕請奏,改立楚國太子一事,昨夜在宮中晚宴之上,丞相等以表明意志,今日朝會,眾卿是否還有何異議”。

待文帝語落,眾臣炒紛紛進言,與昨夜簡直如出一轍,無一人贊同楚王之意。

楚王見此,便欲作罷。

不想,文帝跪坐於正堂之上,又開口言道:“昨夜劉榮進言,可將楚國一分為二,現今楚國太子劉昂為楚王,次子劉茂可再立一王,卿等以為如何?”。

楚王一聽天子此言,便心道不好,天下誰人願意將自己的封國一分為二,雖分得封國兩人皆為親子,但如此下去,不出幾代,封國便要徹底分崩離析…………

文帝此言一出,晁錯便明瞭天子之意,晁錯便起身至殿中行禮,道:“陛下,臣以為此策可行之,據楚王所說,楚國太子駑鈍,恐其無法治理一大國,固要改立二子為太子,然太子無過,怎可輕易廢除。

剛剛陛下所言之策,便剛好解此事之根本,將楚國東海郡、薛郡、彭城郡三郡分為兩國,令楚王二子各掌一部,豈不美哉”。

楚王聽到晁錯豈不美哉之言,差點當場吐血,楚王劉戊正難過之時,丞相申屠嘉又上前補刀,道:“聖明無過於天子,此策合我大漢祖制,又可消除楚王之憂慮,當真是兩全其美”。

眾臣見此更是紛紛建言,天子聖明。

劉戊見此彷彿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文帝見眾臣盡皆稱是,又對楚王道:“楚王,朕煞費苦心才得出此兩全其美之策,不日,朕便會立即下詔書,通報各郡縣諸侯”。

劉戊此時正沉浸在悲傷之中,似乎並未聽到一般,晁錯立即上前拉了一下劉戊的衣袖道:“楚王殿下,天子如此關心於你,還不快謝陛下天恩”。

劉戊回過神來,結結巴巴的說道:“臣…臣劉戊謝天子天恩!”

散朝之後,楚王劉戊失魂落魄般的從宣室走出,不想一腳踩空,若無一旁侍從攙扶,就要滾下臺階而去…………

……………………………………

太子宮中,劉榮隨賈誼讀書,待太子劉啟迴轉,兩此事告知兩人,劉榮差點沒忍住笑意,大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