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日休息,文帝身體還是有些不適,便暫定延遲兩日,再回長安去,便讓劉榮代為手書一封,之後,用自己私璽蓋章。
並將湯晟召入殿內,道“朕,決意暫緩回京,你將此書送至太子宮中去”。
湯晟帶領幾名侍衛便立即快馬送入長安,送到太子宮中。
正要進宮,卻見一人走出宮門,“二弟,你不是隨陛下到霸陵原狩獵,為何到太子宮來?”。
“大兄,陛下有急書,要我面呈太子,此事隨後再告知於你”。
“好,這便隨我來”。
“太子殿下,陛下於霸陵狩獵,受到了些驚嚇,要暫緩兩日,才要回京,便派臣前來送書信於殿下”,說著,湯晟拿出了懷中的書信,雙手捧著,交給了太子。
太子劉啟,拿起湯晟手中之書,看後,質問湯晟道:“陛下到霸陵原狩獵,為何會受到驚嚇!你等身為南軍禁衛,是如何保護陛下的!”。
聽到此言,湯晟臉色驟變,立即跪地答道:“是臣等失職,致使陛下受驚,還要多謝劉榮殿下臨危不亂,救了陛下,才使陛下免於受傷”。
“此時與劉榮何干?”。
文帝只在手書中道,受到驚嚇,需要將息,命太子,暫時處理朝務,並未提到是為何受驚。
之後,湯晟便將此事之經過,告知了太子。
太子聽完湯晟所言後,沉思片刻後,厲聲道:“陛下既已不追究此事,孤也不便多言,不過你等記住,如若再有此等事,孤定不饒爾等!”
湯晟跪地俯身叩頭道:“太子殿下放心,臣等定然盡心保護陛下,若再有此事,不必殿下多言,臣自絕於陛下面前!”。
“退下吧”。
一旁的湯武扶起來地上得湯晟,道“二弟,速速到霸陵行宮去吧”。
湯晟抱拳行禮道:“多謝大兄”,便轉頭離去。
…………
太子在湯晟走後,便立即進了皇宮見了竇漪房,“母親,父皇派人從霸陵送來書信,說是受了些驚嚇,要緩兩日回來”。
竇太后一聽十分緊張,拉著兒子的手問到,“啟兒,你父近日,身體本就不好,此次有無受傷”。
“母親放心,父皇絲毫無損,只是受到驚嚇,還有,父皇有言,祖母年事已高,不可將此事告知於她,以防太后操勞”。之後又將此事經過說與竇太后知道。
“此前,本宮也不知為何,陛下會如此寵愛榮兒,竟還帶他到霸陵狩獵,不過此次他能臨危不亂,亦當得起陛下寵之”。
…………
此時,霸陵行宮之中,文帝與劉榮並立,眺望遠山落日餘暉之景。
“榮兒你可知,那日,朕聽你之言後,為何不語”,文帝感慨道。
劉榮俯身行禮道“孫兒不知,望祖父告知”。
“朕當日,未料到你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見解,有些驚奇,其次朕當日聽你所言‘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朕甚為感嘆。
時至今日,朕登基稱帝二十年,已是四十餘歲之垂垂老者, 朕自然深知諸王必為大漢之禍,但有些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已無力為之,此事到時便交於你父吧,望他能妥善為之……”。
又道“ 此事不足為他人道,若你當日之言被他人得知,必將後患無窮”。
Ps:秦漢之時,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0歲,普通百姓大多活不過三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