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出了麒麟殿之後,便只感覺自己後背發涼,下得御階之時,賈誼更是小聲嘀咕了一句:“殿下,臣已盡力而為之…………”。
言畢,便乘馬車而離去之。
然自此過後天子劉啟之處倒是再無動靜了,是既未下詔冊立劉榮為太子,更是未召見過薄皇后。
而一直到了年末該祭祀高廟之際,天子劉啟才有了動靜。
這日,太常平陽侯曹奇一大早入宮參拜天子,商議祭祀之事宜。
曹奇邊天子劉啟一行禮道:“陛下,這是臣所擬之此次祭祀之事宜”。
言畢,便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舉過頭頂,呈與天子。
王仡是忙上前接過曹奇手中之竹簡交到了天子劉啟手中。
然漢家雖是極為重視祭祀,但漢家自建國以來,便一直沿用著當年叔孫通所制定那一套禮法。
固此,年年待到歲末祭祀高廟之際,太常都是又將這禮法再次抄錄一遍,最多也就是改個時間,便會將其上呈天子。
此事天子劉啟怎會不知,固此,曹奇原想著,天子粗略一看,便會當即應下。
卻不曾想,過了好半天,只聽天子劉啟言道:“祭祀事宜,明日早朝再言之!”。
曹時只是一愣便立即反應過來,一拱手道:“諾!”。
言畢便告退離去之。
出個宮門才暗道:陛下這是怎麼了…………
翌日清晨,劉榮與一眾朝臣們盡皆到了宣室之外靜候,這便是元旦之前最後一次朝會,待再開朝之是,便到了元旦大朝之時。
不過多時,只見一謁者從一側行至殿前,喊道:“陛下駕到!”。
如此宣室殿外之朝臣們,才一同邁步行入了宣室之中。
不多時,天子劉啟便行入了宣室之中。
眾朝臣當即言道:“臣等拜見陛下!”。
“眾卿免禮!”。
待朝臣們坐定之後,天子劉啟一清嗓子便言道:“前幾日朕收到河東張歐之邸報,此時其與湯晟已完成此次河東賑災之事宜,河東之百姓盡皆已有數月之糧與明年播種之種,朕心甚慰之”。
竇嬰是當即起身言道:“陛下心繫天下萬民,河東之百姓定也會感念陛下之恩德”。
而劉榮此時也是起身行禮道:“父皇之仁德,當為天下臣民之表率之”。
劉榮如此說,也不是為了奉承自己的老爹,然在君主時代,百姓之生計,與當政之天子可是有著莫大的關係。
天子若是心繫百姓,百姓即便不能日日食的飽,也還能勉強度日之。
若是碰到那“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一般的君主,那百姓就全完了…………
如此滿朝之臣皆是當即附和道:“陛下聖明!”。
見此,天子劉啟也是心中一喜,誰人不喜歡被他人稱讚之,即便是天子也不例外。
而此時,只見天子劉啟捫髯一笑道:“朕決意賜張歐、湯晟二人升爵一等,金百斤”。
然之後便說到了那年末祭祀之事上,天子劉啟言道:“昨日平陽侯呈上了一封今年祭祀事宜之奏疏,朕已命謁者抄錄了數十封,卿等觀之”。
然這滿朝之臣,幾乎無人明瞭天子此是何意,這祭祀之禮儀,從高皇帝起至今已用了五十五餘年,朝臣們誰人不知之,可如今陛下竟要朝臣們此時觀之,如此其一個個是面面相覷,不知天子這是要做何。
而此時天子劉啟又言道:“眾卿可知這祭祀禮儀有何遺漏之處”。
聞此言,朝臣們便更是摸不著頭腦了,一個個心中皆是想到,去歲用的不就是這祭祀之禮,哪裡有什麼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