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到處碰壁的劉武

袁盎所言之春秋宋國之事例,與如今眼前之事是何其相像。

待袁盎言畢,竇太后便是沉默了下來,思索該如何應對之。

思來想去,似乎也是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可以解決此事。

見太后不再言語,袁盎便言道:“太后,老臣已將此事之利害之處盡皆告知於您,老臣告退之”。

言畢,袁盎一行禮便轉身離去。

漢家之太后,哪兒個可都不是些好說話的人,且漢律可沒有定什麼太后不可干政之律令。

雖袁盎與竇太后有舊交在,但誰人不知竇太后對梁王劉武的喜愛,固此袁盎到長信宮來勸竇太后也是懷著必死之心而來之。

卻不想一番道理講吓來,太后竟然似乎已被說動了。

出了這長信宮袁盎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看來上天還未急於要了老夫這條命!”。

不過多時,袁盎便回到了麒麟殿之前,對王仡言道:“還望通稟陛下,臣袁盎求見”。

王仡是呵呵一笑,“陛下早已在宮中靜候袁太宰來之,還說只要是袁太宰來之,不必通報,直入殿去便是”。

如此,袁盎便隨著王仡入了麒麟殿中。

“臣袁盎拜見陛下!”,袁盎行禮道。

“卿此去如何?”,天子劉啟雖然當日答應了竇老太太之言,卻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應下來的,最終還是要以朝臣之口來封住竇太后之口。

竇太后雖也說的上強勢,然其比起高皇帝劉邦那可是要遜色太多。

當年馭列候朝臣與牛馬一般的高皇帝劉邦,在廢立太子之事上也不得不向朝臣妥協,更何況是如今滿朝文武無一人同意立劉武為儲君…………

但對於竇太后的脾氣,劉啟自然也是知道,只怕袁盎一人到長信殿去勸不住竇太后。

“臣到長樂宮,向太后已言明,滿朝之臣,無一人願陛下立梁王為儲”。

言畢,更是將自己與太后所說的一番話,原原本本的向天子劉啟陳述了一遍。

當年,天子劉啟願意令袁盎留任長安為官,便是知道其與晁錯不合,為了能有個人在朝中與晁錯互為掣肘。

太過於強勢的臣子,哪兒個天子也不會喜歡之,即便是此人忠心耿耿,一心為了朝廷,為了天子…………

卻不想袁盎倒是還有如此大之作用。

然此時天子劉啟心中雖是高興終於是擺平了太后,但還是不能表現出一絲喜悅之色,皺著眉頭感嘆道:“今日朕答應了太后所請,然不過一日,便朝令夕改之,只怕令天下臣民知之,會說朕不能言出而行之”。

聞言,袁盎是跪地言道:“陛下自不必如此,陛下答應太后所請立梁王為儲,乃是為安太后之心,即便是千秋萬代之後,陛下之仁孝之心,亦不容疑之。

然不能立梁王為儲,乃是為使我漢家之天下永存,安高皇帝與孝文皇帝在天之靈!”。

固此,陛下即是仁善,更是聖明之君,天下臣民只會讚揚陛下之聖明,怎會言此為陛下之過矣”。

劉榮拍馬屁的功夫比起袁盎還是大有不如之,這一波彩虹屁可是把天子劉啟拍的欣喜不已。

隨即袁盎便告退離去之。

若是尋常之人為天子解了如此大之憂慮之事,必會想方設法討賞之,但袁盎卻是隻字未言,便老老實實的走了。

在此事之上,不論如何,天子劉啟都只能有一種態度,那便是不喜朝臣之諫。

若是公然賞了袁盎,讓竇太后給知道了,那可就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