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此次天子竟不是要冊立太子,卻是要封自己的子嗣為諸侯王,此也是出乎了梁王劉武的意料,不過細想之下,劉武便是明瞭天子之意。
天子這是在為漢家將來的儲君清除障礙啊,身為皇子,特別是在天子無嫡長子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皇子都是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得。
而天子如此做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先不冊封太子,先冊封諸侯王!
就像做選擇題一樣,不是先選出正確答案,而是將錯誤的答案皆剔除了出去,那剩下的那一個自然便就是正確的答案,而將那些該封王之子嗣皆分封出去,便是已經證明了,其已經喪失了爭奪儲君的資格………………
然整個朝堂之上,只有劉榮一人是皇子,固此,在眾臣朝天子行禮過後,劉榮自然成了整個宣室殿中所有朝臣們注視的焦點。
劉榮自然也是感覺了出來,整個大殿之中,朝臣們的目光盡皆匯聚到了自己身上來。
此時劉榮心中自然也是有一些悸動,但先是跟著祖父後來又跟著老爹學了這麼多年的“演技”,劉榮表面之上表現的是異常篤定,完完全全看不出來有什麼異樣之色。
接著天子劉啟便命名王仡宣讀起來了,自己近一月之前,便擬好的詔書。
只見王仡從一旁侍從雙手端著的托盤之上,拿起了一帛書,開啟之後便當眾宣讀之。
“朕自繼位以來,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之懈怠,然天下不安,諸王叛亂,此為朕之不明………………
一直宣讀到了最後,才讀到了最終得封諸侯王之名錄。
與劉榮一向親近的二弟劉德此次並未被封到河間那個三無之地,而是被封到了齊地,得了那被廢之淄川國為淄川王。
淄川國相比於河間可是好的太多了,若論土地之肥沃,地方之富庶,也只有關中之地,可與其相比之。
然天子劉啟將劉德給封到了齊地去,可不僅僅是看在劉榮與劉德關係密切,而是想要,在皆是同為劉肥一枝的子嗣控制的齊地中釘進一顆釘子。
而其餘諸子,如劉閼卻是被封為本該封“劉榮”臨江王,劉啟之四子劉餘為魯王,五子劉非為江都王等等…………
除了免禮還小,尚不能自立之皇子,皆被封了王,當然只有劉榮一人被排除了此次封王之名列之中。
待王仡言畢,天子劉啟卻是說了一句:“眾卿以為如何?”。
天子封自己的兒子做諸侯王,眾朝臣還能怎麼說,自然皆是言道:“聖明無過於陛下”。
而當這朝議一結束,朝臣們哪裡還看不出來,恐怕過不了多少時日,皇長子劉榮便是要被天子冊立為太子了。
固此,其中大多數之人,在朝議結束後,一出了宣室殿門,便湊到了劉榮的近前,一通的捧臭腳。
然對於這樣的臣子,劉榮自然是甚為不喜之,一味只知道逢迎主上之臣,怎麼可能會將自己的心思放在朝政之上。
且在歷史之中,寵信佞臣誤國的君主比比皆是之。
當年在管仲輔佐之下,稱霸春秋列國的齊桓公,是何等的風光,然其卻在管仲死後,晚年寵信了那易牙、開方以及豎刁,然這三人善為專權。
然最終導致齊國內亂,五位公子爭權,而他自己病死多日,都已生出了蛆蟲,最終才被繼位了的公子無虧草草收斂了屍體,草草埋葬之。
固此,對於這些善於逢迎之臣,劉榮自然是甚為厭煩之,雖然也是硬是擠出來了一絲笑意,和這些人是說了幾句話,但劉榮可是將這些人的名字一個個的記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這些人一個也不能用!!
而當劉榮總算是脫身,走下了宣室殿外的御階,卻見到一人正在一側等候之。
“老師在此可是在等學生?”,劉榮朝賈誼一拱手道。
“臣是有一言要告知殿下,望殿下可謹記之”,賈誼一回禮道。
“望老師賜教”。
“老臣是要告訴殿下絕不可因一時之得勢而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