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遍遊我漢家之山河,這才有感陛下聖德,百姓雖苦,然尚可果腹也,而臣至河東之時,河東之百姓更是感念殿下除河東大害之恩德,要為殿下建生詞也……”。
司馬相如不管是到了什麼時候,也不改他這愛拍馬屁的風格,誇天子之聖德,就相當於變相的誇劉榮。
但其後的那句話,河東之百姓感念自己的恩德,是不是真的,劉榮在心中當真還是要在心中打個大問號。
要知道劉榮在河東郡可是甚少與百姓有交集,且百姓怎會知道自己的身份呢。
不過對於這些,劉榮倒也是沒太在意,司馬相如此人雖是有些輕佻,但其在詩賦之上的本領卻是無人能及也。
雖然老爹不喜好辭賦,然若有人來做賦歌頌漢家之天子,其當然是不會拒絕的………………
“卿可願為吾之侍郎?”,劉榮出言問道。
這可是考慮了良久,劉榮才考慮好的,此次考科舉考出來之人,並非皆是可到廷尉署中任職之人。
例如,司馬相如與顏異等人,雖是在此次考舉之前,通讀《漢律九章》,然其之才卻並非是善於刑案之事也。
固此,統計出這十人之名單之後,劉榮便又火急火燎的去拜見老爹,得老爹之准許後,可將其中數人安排為自己的近侍。
選拔之官吏之品階,更是從兩百石之官,而升為了五百石之官吏。
就在此時劉榮卻是有些感慨,若是自己此時已做上太子便不用因為這種事常常來尋老爹了。
漢家之太子,除了太子太傅、少傅這樣的高官無任免之權。
對於太子宮中之百石之官,皆有任免之權。
侍郎可是秩比六百石之官吏,且還是殿下之近臣,時常要侍奉在殿下之一側,司馬相如自然是願之。
當即,司馬相如是跪地言道:“臣謝殿下之恩德”。
“以卿之才,應做的好此侍郎”,劉榮呵呵笑道。
“能得殿下之看中,臣定當竭盡全力,必不負殿下之厚望!”。
如此,劉榮一點頭道:“卿退下吧”。
“諾!”,朝著劉榮一行禮,司馬相如便起身離去之,一次見面,便能得六百石之官,司馬相如怎會不激動之。
出了大殿,過了好久,激動的內心才算是平靜了下來,喃喃自語道:“吾生平有如此之主足矣”。
然待司馬相如離去之,王聲便是湊前問道:“殿下,下一個喚誰而來之?”。
一番思慮過後,劉榮便言道:“去將顏異召來吧”。
“諾!”。
…………………………………………………………………………
“臣顏異拜見陛下”,顏異入殿之後,便行禮言道。
然顏異與司馬相如可是迥然不同之,這可是個標標準準的君子,時時刻刻都要以聖人之聖訓來要求自己。
固此,其見到劉榮自然是不會表現的與司馬相如那般急切之。
劉榮也是深知,要讓像顏異這般之人真正的心悅臣服之,只憑官爵許之,是斷然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