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諾!”,王仡一行禮便轉身離去。
不多時,竇廣國便隨著王仡入殿而來。
身著一身黑色長袍的竇廣國,一入殿當即便行禮道:“老臣拜見陛下”。
“免禮,章武侯到此而來所謂何事?”,天子劉啟問道。
聞此言,只見竇廣國正色道言道:“臣此來,乃是有一要事要稟報陛下!”。
天子劉啟可是很瞭解自己這位舅父的,其若是無大事,絕不會在此時進宮來見自己。
如此,天子劉啟卻是直皺眉頭,“何事,君侯可直言”。
“老臣聽聞,近日後宮中王美人的弟弟,曾賄賂朝臣,上奏彈劾皇長子殿下!”。
“卻有此事”,天子劉啟言道。
竇廣國如此說,劉啟也是甚是奇怪,心中更是暗自嘀咕,難道他是要為王娡求情不成?
不過在天子劉啟眼中,其當不會是如此之人。
天子劉啟未再說話,竇廣國立即便接著話茬言道:“老臣正是因此事而來!”。
言畢,其又是言道:“吳楚吳國之叛亂,乃至此時田家這兩兄弟如此,皆是因一事未定,才會如此!”。
“何事?”。
接著,竇廣國立即便跪地言道:“老臣今日來,便是請陛下早立太子,上安宗廟社稷,下定天子臣民之心!”。
今日若不是竇廣國,換做一其他臣子,即便是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定然也是不敢向天子劉啟進言。
立太子之事,既是皇室自己的家事,卻也是關乎漢家天下之傳承的大事。
自然是要慎重後再慎重,太子只要是立了,便不可輕易廢除。
歷史上的劉榮,最終被廢身死,很大一部分原因皆是因其在做太子的三年寶貴的時間裡是什麼也沒做……
白白的將這大好的時光給浪費了,身為漢家之太子儲君,未來的皇帝,做太子的數年之中,是既不能輔佐天子處置朝政,又不能出言獻策,安定天下,如此無用之太子,要之何用?
而此時此刻的劉榮,與歷史上的劉榮,卻是完完全全不一樣。
考慮了許久之後,天子劉啟這才說道:“章武侯所言甚善,立太子,或許卻也是安定社稷之事”。
而天子劉啟自然也是早已經有了心思,想要在此時冊立劉榮為天子。
卻也是缺少一個恰當的時機,竇廣國來的這一手,自然是一個大好時機。
然天子劉啟卻是又嘆息道:“當年先孝文皇帝如此聖德之天子,以諸侯王之身份,入長安而登基稱帝。然眾臣勸諫,請立太子,先帝以德薄為念,而不立太子。
然朕之德,比之先帝,大有不如也,怎能輕易而立太子,若所立之太子不賢,有何顏面面對宗廟中的高皇帝與孝文皇帝的在天之靈”。
竇廣國自然聽得出,天子劉啟這是在說客套話,接著話茬便說道:“陛下自登基以來,以仁孝為治,平定諸侯之叛亂,安定漢家之天下,如此之德,怎會德薄也,還請陛下早立太子而安漢家之天下!”。
“此事此後在說”。
最終,天子劉啟一番搪塞之後,感覺竇廣國便也只得告退離去。
然雖是未求得天子劉啟應下立太子,卻也是達成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