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雲深之處

長江出了巫峽,就進入西陵峽,黃綢帶似的的長江,穿城而過,聞名中外的神農溪在此,歡快地和父親河擁抱,清亮亮的綠綢帶似的,和黃綢帶交織在一起,在白色建築物星星點點的點綴下,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一層薄薄的雲霧,平平地鋪展在小縣城的上空,像長江水一樣,由上游賈經理下游漂移,從西方到東方。這個所謂的“六公里”,不是指的行程,而是地名。

為何取這個名字呢?原來是,從縣城的大彎處到這個地方,車程是六公里,這裡原沒有好聽的名字,乾脆約定俗成,就稱呼為“六公里”。新興的小縣城彷彿觸手可及,隨手拈來,猶如探囊取物。這個名字,就是形象好記,朗朗上口,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別人問你走到哪裡了,你想不起來,就看看車上的里程錶,如果夠細心,就能馬上應對。車是沿著山坡走的,彎來彎去的,還是在爬山,隨著高度的增加,看得越來越遠,風景也就越來越美麗。

很奇怪,越是離開人群,風景越是美麗;但久別了人群,又渴望和人見面,買不買東西,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裡就得安慰。人真是奇怪的生靈,區別於動物,動物從不知道感謝,只是一種本能。

到了縣城,他們一起去分公司,賈季柯南向賈經理彙報在荷村的工作,他很滿意,並交代譚助理,幫他安排好住房。

季柯南向他們表示感謝。並將剛才接到機構負責人的電話內容委婉地做了說明,松崗來客是來幫助他工作的,他一個人在小城也孤單寂寞,多位朋友好打發時間。賈經理點頭不語。可能負責人或文人都有這麼個習慣,喜歡思索問題,不輕易表態,謹小慎微。可能負責人都要迎來送往的,見識多了,自然的形成了這種態度。

季柯南只見點頭,就認為是認可了。但心裡也就免不了嘀咕,實際上他也不明白將來是什麼樣的,也沒有請示過負責人,如果在他的許可權範圍內,可以表態的話,他就表態,他無可厚非。將來突然多出兩位人員,他不至於驚詫。

譚助理臨時有事,委託副經理陪同他去看房。這位看似小夥子的副經理,實際吃過很多苦,正如荷村的孩子,從小都在山裡轉,爬山是家常飯,常做的事,想胖都難,除非到四五十歲,生活安逸了,搬到城裡或者條件較好的地方,出行容易,少走路,多坐車,就容易積累脂肪,也就容易看出老態來,有了職業肚,看不到腳尖的,一般是副經理或者經理的級別。這位副經理,年紀輕輕,就榮任寶座,也讓人欽佩。

副經理走路很快,季柯南從平原來,還不習慣,跟在後面有些吃力。好在下了臺階,就有麻木車(三輪摩托車),可以直奔目的地。他們順著公路往東走,麻木跑得很快,顛簸得不厲害,就是聲音特大。掩蓋住了噪雜的熙來攘往的人們的買賣聲。

住房在以前的機關家屬院。這裡尚有一大部分的人沒有搬走,三峽蓄水日期未到。要說安靜,這裡絕對是個好地方,還有一點,這裡是安葬勇士們的陵園,吵鬧聲可能會影響到犧牲者的安眠。

所以,在小城這個地方確實難找。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是平原地區。這裡是三峽,高山峻嶺,長江如果不被三峽大壩攔腰截住,在這裡是桀驁不馴的。

勇士們住的地方當然要地勢稍微平坦些,這樣方便後人的祭奠,清明時節學生們來祭拜勇士,也是良好的教育基地,地勢太險要,對學生的安全來說,也沒有保障。可惜陵園也是被淹沒的物件,隨著機關家屬大院一起成為水下之城。

住房在一樓,敲門,開門的是白麵中年油膩大叔,看起來是書生模樣,副經理向他介紹了他,他也做了自我介紹,他說他是某攝影協會的,喜歡攝影,有一個女兒,住在小城機關家屬大院,這裡本來想做工作室,既然都是一個系統的,就出租了吧。

他很爽快,馬上起草租賃合同,他在上面簽了字,他就交給他房間鑰匙,房子的事就算落實下來了。

這樣一忙,就忘了吃飯。看看時間,已是下午四點,副經理邀請季柯南去吃飯,他也沒拒絕,順便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這些都在預算內,不算奢侈,生活必需品要買,只要合情合理,都是可以考慮報銷的,季柯南也沒打算大手大腳去買,不清楚將來何去何從,如果買了太好的東西,將來如果搬家,搬了一次不覺得,搬了幾次,就可以完全拋棄這些東西了,因為運費就足夠買新的東西,完全沒必要搬來搬去的折騰人,得不償失。

和副經理以及局裡的其他科室的幾位工作人員,在一家定點的餐館吃了飯,邊吃邊聊天,都是無關緊要的話題。聊天就說天氣,說一年的天氣都可以,說十年前的天氣也沒問題,這是發生過的,是歷史,說了沒人怪。說今天的天氣,也沒問題。因為天氣怎麼樣,明擺著,自己看,事實勝過雄辯。

賈經理去開會了,就沒有作陪。實際上,他也不需要他在場。因為,他是一把手,季柯南是駐小城的機構代表,不是真正的老闆。按照一一對應的關係,如果季柯南的上司來了,季柯南應當作陪。他不來,就是他的失禮了。季柯南在,他也在,就是高抬他了,在他下屬面前,不好意思。一一對應很重要。一句話,叫做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才夠意思。還有一句話讓高山流水遇知音,能說到一起,那才有意思。否則,場面十分尷尬。

雖然他很友善,但大的場面他還是顧及的。他去開會,極有可能是藉口,他不想深究,懶得去管,少一個吃,自己可以多吃些。這樣安慰自己,的確是個好方法。如果在意,其實這個場面還不是完全是吃飯。吃飯很容易,隨便弄點飯就能吃飽。關鍵是透過吃飯聯絡加深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飯局的作用和影響。

飯後,與他們作別。他就去超市買東西。

雖是山區,但物價不低,交通不便,交通費用偏高,商品新增價值增高,加上超市不多,就缺乏競爭力,成了壟斷,不得不買。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買不買隨便。這樣,就不得不買,不買,就沒用的,買了,心裡隱隱作痛,也是沒辦法的。有消費,就有心疼,隨之而來的,是享受,提升了生活質量,也能給人帶來短暫的快樂。

看著琳琅滿目的東西,邊買邊想,需要什麼。先買一部分,等松崗的來客來了之後再補充吧。

即便這樣,還是拿不下許多東西,在超市門口喊了麻木車,師傅幫他把東西拿上車,直奔縣委家屬院而去。打的費要三元,季柯南問他要**,師傅他愣在了那裡,如同木頭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