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激發出了叛變。
誰也不知道這個太子究竟是在想什麼。
安樂公的老部下可沒有就在京城裡,而是在四面八方。
有的虎嘯山林,有的鎮守一方,還有的從事商業事務,聯絡非常的廣。
現在安樂公一死真的就沒有人鎮的住他們,直接就舉起義軍的旗幟了。
按照正常的的狀況,這時候應該立刻平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雷霆萬鈞之勢掃清敵人。
因為他們雖然彼此之間有聯絡,但是太過於分散了。
如同一團散沙,這個時候派大軍征討,主動攻擊一些牽頭的領軍人物,剩下的人就非常好解決了,可以不戰而勝。
因為沒有了領頭人他們的威脅程度就大大的下降了,怎麼能夠和王朝相比了。
朝廷也的確是派了軍隊,也是朝中的大將。
只不過有意思的是剛剛取得了一點戰果,這位大將在夜晚突襲敵人的時候身亡了,可不是別人動的手,而是自己的人。
他的副手暗算了大將,然後才去攻擊敵人,為此還引發了內部的動亂。
等穩定了之後,敵人就已經逃之夭夭了。
簡直就是笑話。
連敵人還沒有消滅了反而先自己內部的人打起來了。
事後大家都知道那位副將原來是太子的心腹而且是一個孤臣,其餘人的看法和他有什麼關係。
他在乎的就是太子給他的命令,真正的死忠。
而這樣的因為不僅僅是朝廷之中的文臣不滿意,就連武將也不滿意,誰也不想在浴血奮戰的時候被自己人給解決掉,背後捅刀子不是正常人所為。
可是太子又拿出來了一些罪證,而且毫不掩飾。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太子變化這麼大,一個勁兒的搞事情。
按照預定好的國策執行不好嗎?
當真以為監國就可以肆意妄為了?
還真的是為所欲為。
因為太子這麼多年來形成的黨羽並不少。
他們都是出於自己的利益選擇站在太子這一邊,因為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太子不是孤軍奮戰,同樣身邊也有一群人喜歡搞事情,其中還有不少事皇親國戚或者說是老臣,他們在朝堂之上也是有影響力的。
如果太子能夠上位,他們現在這些人就是未來的重臣了。
那麼如何確保太子成功上位呢?
當然就是打壓其他皇子的勢力。
到時候就算是有多餘的選擇也沒有辦法了。因為這樣的皇子無依無靠,上位也不一定能夠成功的御下。
之前那位帝王在的時候,他們的鬥爭都是偷偷摸摸的。
現在太子監國,君王閉關,這就是天然的優勢有著大義,可以正當言順的打壓對手。
趁你病要你命啊。
趁著君王閉關不問世事的時候,就是太子的動手的最佳時機。
在他們看來這些叛亂不是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樣可以將這些不服從自己的人凝聚在一起,隨後統一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