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名廚錄(為星辰依然在上鐵甲盟主加更!)

又解鎖了一個新圖鑑固然欣喜,但是今天晚上的吃什麼更為重要。

秦淮換衣服進後廚,發現後廚裡只有王俊、董仕少數幾人在切配備菜,黃嘉不在,黃師傅也不在。

一問才知道明天晚上黃記有婚宴酒席,黃勝利會親自下廚做酒席限定菜,這個時間點還在做理療為明天的酒席預熱。

黃嘉則是擔心黃安堯業務水平不過關,從供貨商那兒要不來最好的食材,趁下午休息的時候親自去盯。具體要什麼時候回來說不準,要是等到晚間營業時間也沒能趕回來,黃勝利大機率會隨機掉落頂替黃嘉的主廚之位。

只能說今天晚上來黃記吃飯的客人們有福了。

“董仕,你知道龔先生去北平吃了哪幾家餐廳嗎?怎麼去了這麼久,我今天看他朋友圈感覺他一點回來的意向都沒有。”秦淮難得待在黃記後廚裡不用幹活,直接站在董仕邊上八卦。

董仕一邊切肉,一邊應答:“就吃了一家店,北平最有名的私房菜館。”

“芬園。”

“芬園?”秦淮掏出手機搜尋了一下,發現確實很有名,一搜能搜出來很多帖子,好壞參半。

好評基本上都是點評食物,什麼非常好吃,名不虛傳不愧是名廚錄前十的大師的手藝。

差評基本上都是辱罵價格,什麼奸商、黑心、菜價瘋了、賣的是菜還是黃金,沒有提前預定加錢就可以加桌沒有大師風格,主廚掉錢眼裡了。

“名廚錄前十是什麼手藝?”秦淮有些好奇地問。

“當代大師、絕無僅有、登峰造極。”董仕非常罕見地用非常簡短的詞語進行最大的誇讚,“我這輩子別說進名廚錄前十,只要能進名廚錄前50,就算是我家祖墳冒青煙了,此生無憾。”

“這麼厲害。”秦淮有些吃驚。

他知道有名廚錄這個東西,還是之前黃安堯向他科普許成的《知味》時順便科普的,說是許成創立的一個類似於米其林,但是隻給廚師進行排名的機制。

評選全球前100位知名廚師登上名廚錄,每5年評選一次。一開始是在全球範圍內選50名,第二次評選的時候可能是覺得全球範圍內前50名人數太少了,將名額增加至100名。

據黃安堯說,名廚錄的評選會從50名廚師增加成100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評選週期太長,每5年才一次,且上榜的基本上都是紅案廚師,白案廚師非常少見。

紅案廚師的巔峰期就那幾年,很多廚師都是在巔峰期末尾登上名廚錄,等到下一屆評選的時候已經退休或者半退休了。而名廚錄本身又沒有規定必須要現役廚師才能登榜,只要廚師本人沒有去世就可以一直在榜單上待著。

這就導致第2次重新評選的時候,前50名只有30名左右的現役廚師。

從而導致誕生了很多有關名廚錄的經典笑話,比如某某某雖然是名廚錄第三,但他是現役第一。至於為什麼他沒辦法成為名廚錄第一,是因為前兩位都退休了,他沒辦法跟前二對打。

當然,《知味》的忠實粉絲黃安堯澄清過這個謠言,表示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荒謬的情況。名廚錄前50的排名都需要專業團隊經過再三斟酌才能確定,前30更需要許成本人的親自點頭認證。

作為全世界最知名的美食家,許成在吃這件事情上的公信力絕對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為他名廚錄的含金量才一直居高不下。

前50的含金量很高,51~100相對來說就不太行了。後50名不需要許成的點頭認可,評審團隊也和前50名不同,相對來說會多出一些水分,成為一些廚藝新星的刷名方式。

這個刷名就很有講究了。

一個新人廚師該怎麼在廚師圈子裡一鳴驚人?

答案是登上名廚錄。

普通廚師想上名廚路是有門檻的,全世界各地的餐館這麼多,名廚錄的評選團隊不可能注意到每一間餐館裡的廚師。必須得先出名,才能被評選團隊注意到,才會去他所在的餐館一嘗他的手藝,才有登上名廚錄的機會。

因此普通廚師常規上名廚錄的方法是先花錢造勢,買廣告,買美食雜誌採訪,積累一定的名氣吸引評選團隊的注意。然後憑藉還不錯的手藝勉強登上名廚錄90多名,拿個吊車尾的名次,取得下一次評選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