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蔭看向幾人道:“兄弟們,那幫蠻夷白吃了咱們這麼多糧食,咱們可得給要回來。”
另一人看向柳成蔭,試探著問道:“將軍的意思是,咱們的刀往吐蕃人的身上招呼?”
柳成蔭讚許地看了那人一眼道:“不錯!”
又有人不解道:“將軍,屬下不解,若是想滅了這支吐蕃人的兵馬,咱們又何須費這麼大的勁,就憑咱們高陽城的人馬,吃掉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柳成蔭低聲道:“不該問的就別問,大帥的命令,聽著就是了,這鳩摩羅不聽軍令倒是件好事,正好給了我們從背後重眾創他的機會。你們都聽挺好了,動手之後,這群吐蕃人,一個都不能留,聽明白了麼?”
幾人齊聲喝道:“得令!”
柳成蔭道:“傳令下去,命大家抓緊休息,兩個時辰之後,咱們也動身。”
——————————————————————
烏東贊率五千人馬與應三集同行,只不過礙於身份,他的大軍與應三集的大軍保持五里之距。
烏東讚的吐蕃人馬在前。
空中傳來一聲鷹啼。
烏東贊起身,走出營帳,仰望天空。
此鷹是他們吐蕃特有靈禽,名天山雪鷹。
成年的天山雪鷹雙翼展開近一丈之長,其喙如鐵鉤,雙爪極其有力,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頭頸雪白,一雙銳利的鷹眸,昭示著它就是那片高原的天空之主。
鷹的主人就在軍中,此人名叫應扎吉。
能收服一隻雪鷹,除了真本事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氣運在身。
吐蕃人發明了一個馴服雪鷹的方法,叫做熬鷹。
不過成年的雪鷹卻不成,只能熬羽翼初長成的幼鳥,另外,這活的成年的雪鷹也無人能抓得到。
此鳥來之不易。
天山雪鷹築巢之地,本就在那懸崖峭壁之上,以凡人之軀,想要攀爬上去就已如同登天,再加上虎視眈眈的母鷹,想要捉一隻幼鳥回來熬,就比登天還難。
每次抓鷹,都有不少吐蕃勇士為之送命。
一隻馴服好的天山雪鷹,在部落大首領眼中,可比哪些送了命的吐蕃奴隸要珍貴得多。
應扎吉是一個幸運的人,這隻天山雪鷹不是他抓來的,是一位僧人捉來送給他的。
後來他才知道,送給自己神鳥的這位大師,就是他們吐蕃人眼中的神僧,慧明禪師。
熬鷹的方法在吐蕃人中不是什麼秘密,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成這件事。
有些人為了熬鷹,熬到最後,卻因自己堅持不下去,而功虧一簣。
因為這個法子,不僅僅是熬鷹,也熬人。
慧明禪師送給應扎吉這隻鷹的時候,應扎吉年二十。
他有一副好體魄,當時慧明禪師也明言,周邊之人,只有就其能勝任熬鷹之任。
熬鷹,要熬上幾日幾夜,雖然有清水飯食在旁,可幾日不眠,也非常人能忍受得了的。
應扎吉差點就失敗了,當他欲合上眼睛好好睡上一覺的時候,一隻手掌按在了他的後心之上,一道聲音從身後傳來,“你若連只鳥都不如,那你的命也就這樣了!”
應扎吉的父親,祖父,都死於捉鷹。
他們這個小部落,就是為了捉鷹而存在的。
應扎吉打了個激靈,又打起了精神,盯著那雙他盯了好幾日的眼睛,手上的小木棍輕輕一抽,也快熬不住的雪鷹撲了一下翅膀。
鷹不能睡。
應扎吉不知道,慧明禪師除了出言提醒他之外,還暗暗運功度入他的體內,刺激他的周身穴道,助他提起精神來。
鷹熬成之後,慧明禪師離開了他的部落。
而他,也因此被部落大首領看中,給了一個勇士的稱號,也脫離了奴隸的身份,成為了大首領身邊的人。
應扎吉所屬部落的最大首領,正是扎魯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