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朱林聽聞一愣。
“沒錯,就是捐贈,美國的華人華僑那麼多,不少都挺愛國的,捐贈點裝置這些很正常。”李航笑著解釋。
李航想過,想要幫助國內的航空工業發展,前期只能靠捐贈的形式。
還不能直接給錢,不然誰知道孔宋兩家會把那些美元給揣哪個兜裡去。
不能直接捐錢的話,只能透過捐贈裝置。
只是這樣一來就有些虧,以後還是得想辦法把孔宋兩家兜裡的錢給弄出來一部分才行,不然太便宜這些人了。
朱林聽聞多看了兩眼李航。
都知道李航是海外華僑,但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捐贈裝置這些,可不是小事。
不要以為那些裝置不值錢,一些關鍵的裝置很值錢,不說幾十、上百萬美元,幾萬美元、十來萬美元還是有的。
也好在這個時候的航空工業還不像後世的門檻那麼高,不需要太高精尖的裝置。
除了發動機等先天不足之外,其它的零部件都有替代方案。
“那就等著李副組長的好訊息了。”朱林笑了笑,也沒多問。
李航二人隨即來到飛機組的工作場所。
飛機組旁邊已經搭建起來一個簡易的車間,裡面有著兩架飛機。
一架就是研教1型教練機量產機型,一架是正在組裝生產的研驅1型驅逐機。
前者已經接近完工狀態,可能一週內就能完工,還是比較快;後者目前還只是個架子,距離組裝完還早。
王竹不在,李航也不可能天天來,加上一些零部件需要現生產,速度自然就慢了些。
“李副組長!”
看到李航,車間忙碌的眾人紛紛起身,有些人身上十分狼狽,可臉上都帶著笑容。
“沒事,我就來看看。”李航跟眾人打了打招呼,便來到那架快要完工的教練機面前。
要不這木頭殼子,給誰看都跟後世的初教六長得很像。
對於這款飛機,他是很熟悉,畢竟原型機就是他造出來的。
如今雖說是改進了一些地方,但大體格局沒變。
更讓李航在意的還是那架沒成型的研驅1型驅逐機。
‘研驅1型’只是暫時的稱呼,最後到底叫作什麼,還需要後續確定。
不過定好了薅羊毛的計策,老周應該會很熱衷的。
“大隊長,這款飛機就是你們設計出來用來裝備我們一線部隊的?”看著眼前這個連骨架都沒完工的飛機,周智凱有些好奇,“效能如何?”
“實際效能還不知道,但用的是伊15和伊16的M25發動機,設計效能參照的是伊16,設計最大時速是450公里每小時,裝備2挺7.62mm航空機槍。”
“這麼好嗎?要是能有這個效能,不比我們現在的飛機差多少了,就是火力差了點。”周智凱有些意外。
“還沒造出來,不好說效能如何,可能達不到。”李航其實也有些擔心。
不過再怎麼也得把原型機造出來,這樣才能根據試飛的情況來改進。
“比伊15和霍克三好就行,起碼我們也有自己的飛機,說著我這都有些期待了。大隊長,這次要不要換我來試飛?”周志凱直接搓著手激動地看向李航。
“你這麼想當試飛員?這可很危險。”李航提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