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大亞灣上的風(七)

老杜的意思就是全力防守東江防線。

東江防線東邊是惠陽、博羅,西邊是東莞、虎門,這其實就是廣州外圍最重要的防線。

於是眾人就按照老杜的這個思路開始認真佈置起防線。

151師留下部分兵力在沿海防線警戒,儘可能阻敵進攻,而師主力則是撤到惠陽一帶佈置防線。

原駐守在平海一帶的幾個保安團也後撤,向東撤退,撤到稔山、惠東。

153師位於151師西側,原本是駐守深圳、平湖,如今主力撤到樟木頭、東莞一帶佈防。

駐守增城的186師增援博羅,與151師隔江呼應。

第54軍第14師接替186師駐防增城,第18師則是進駐東莞,第50師駐守清遠、英德、韶關一線。

200師向廣州以東方向集結。

獨立第20旅駐紮在增城以北的正果,以防日軍迂迴切斷粵漢鐵路。

粵軍第158師和川軍第20軍留守廣州,作為預備隊。

這就是目前第四戰區在廣州附近的軍隊,一共10個師、1個旅。

不過第20軍如今還在路上,所以只能充當留守部隊。

同樣,第50師也是如此。

因此50師就提前在韶關下火車,負責防守韶關至清遠一線。

至於廣東其它地方,他們就真的顧不上了。

同時第四戰區也做好廣州失陷的準備,重要的機構都搬遷到韶關等地。

按照目前跟日軍作戰的情況來看,想要守住沿海城市的機率太小了。

他們現在在這裡囤積大軍,無非是給長江中下游防線那邊爭取時間。

而且就在前兩天,第九戰區剛在萬家嶺取得開戰以來,正面戰場第二次重大勝利萬家嶺大捷。

這一仗由薛老虎親自指揮,斃傷日軍上萬餘人,繳獲山炮16門,迫擊炮28門,輕重機槍200多挺,步槍3000多支。

還差點俘獲日軍第106師團的師團長,不過最後還是讓對方跑了。

這個斃傷一萬多人自然有些水分,其實擊斃日軍也就三千多人,但也不能否認這次大捷的真實性和代表的意義。

要知道武漢會戰從開始到現在,差不多四個月,基本上都是節節敗退。

作為萬家嶺大捷的主力部隊,74軍也打出了名聲。

從這個時候,74軍便開始了崛起之勢。

正是因為萬家嶺大捷的訊息,也讓第四戰區的一眾將領有了一絲信心。

不管是老羅,還是老杜,都想著能不能在廣東這邊也打一個大勝仗,就算是不如萬家嶺大捷也能接受。

也就老餘可能並沒有想過守住廣州,既然有中央軍前來支援,他也在抓緊把自己的財富轉移出廣州。

不僅是他,其他粵軍將領也都是如此,這也給接下來的廣州會戰增添了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