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為什麼知道這事?
。。。。。。
“報告李長官,僑務人員軍事訓練班第一中隊集結完畢,請李長官指示。”
武定機場旁邊,緊挨著傘兵支隊的一處營地,一百多名穿著黃土色軍裝計程車兵站成了一個方隊。
姜大龍站在最前面向李航彙報。
為什麼是姜大龍?
因為他是第一期的中隊長。
這個第一中隊的意思就是訓練班一期。
二期也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才訓練沒多久。
這個訓練班自從海外部同意開設後,然後就不管了,一股腦甩給了李航。
很簡單,李航是負責這事的參事。
就連資金都是李航去募集的,海外部自然樂得當甩手掌櫃。
既然是李航負責,自然就把自己的人提拔為中隊長。
只不過這些人跟傘兵的裝備不一樣,跟其他中央軍也不一樣。
他們用的是日式裝備。
步槍是三八式步槍,機槍是九六式輕機槍,就連重機槍都是九二式重機槍。
也就手槍用的是勃朗寧手槍。
之所以會是日式裝備,自然是考慮其遊擊部隊的性質,用日式武器方便些。
其實到現在,也沒幾個人重視這個所謂的訓練班,一期就一百多人,放到幾萬人、幾十萬人的戰場上,一點作用沒有。
李航隨即宣佈了一些命令,主要就是第一中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與傘兵一起訓練叢林作戰,甚至是充當傘兵的偵察兵。
“長官,這些人幹什麼的?聽口音,有點像廣東那邊的啊。”李撇兒趴在自家營地跟訓練班營地之間的簡易牆頭上,好奇地看向一旁的三娃子。
因為傘兵擴編,參加選拔的李撇兒因為身體素質還行,很順利的透過了選拔。
跟隨他一起的還有不少武定本地人,誰讓傘兵待遇好。
為了不被拉壯丁,武定本地的年輕人不少都跑來參加傘兵選拔。
還別說,居然有上百人被選上。
不過這些人只能從普通計程車兵開始,倒也不至於影響整個傘兵的人員結構。
“沒聽說這是僑務人員訓練班嗎?都是華僑。
我可聽說了,海外華僑最多的就是廣東人和福建人。”三娃子解釋道。
這些也是他從傘兵中的華僑那裡得知的。
傘兵中就有不少華僑,自家連長謝文海便是佼佼者。
“那這些人是幹什麼的?跟我們一起訓練,難道也是要當傘兵?”李撇兒有些好奇。
“我怎麼知道,平時也沒跟這些人打多少交道。”三娃子搖了搖頭。
其實不止他不知道,訓練班第一中隊的人大部分也不知道他們在這裡幹什麼。
說是僑務人員訓練班,其實就是把他們當新兵訓練。
不過額外還要教授日語、英語和緬語這些。
這些華僑子弟,其實不少人會英語,但對於日語和緬語會的就少了。
聰明的人其實也能猜出目的,但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