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兵和志願隊算得上是在6號才正式拿下的密支那。
不過並未對外公佈。
有人問就是還在打。
其實是真的還在打。
別看日軍佔領密支那失敗了,但在密支那附近還有日軍間諜以及緬甸獨立義勇軍的人。
尤其是那些被打跑的獨立義勇軍還在不時對密支那發起襲擊。
雖說他們影響不到中國軍隊對密支那的佔領,但有些煩,需要派人去清剿。
所以從六號開始,志願隊每天派出一箇中隊開著裝甲車在密支那附近巡邏,並清剿獨立義勇軍殘敵。
而在密支那,還有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儘可能地運走物資。
密支那的物資有多少嗎?
坦克39輛、裝甲車95輛、各式迫擊炮七百多門、榴彈炮一百多門、高射炮兩百多門、各式機槍數千挺、衝鋒槍數千支、步槍數萬支。
彈藥就不說了。
還有摩托車、騎行車、汽油、無線電裝置、藥品、食品、糧食、橡膠等等。
大部分是美國援助英國的物資,剩下的則是英國人在緬甸等地搜刮的物資。
例如糧食。
總共物資可能在1015萬噸的規模,而糧食可能佔了三分之一。
全是大米、麵粉這些。
因為密支那到騰衝的中印公路並未修通,很多物資想運回國也不容易。
因此李航就讓人把物資運到八莫、老官屯、曼西等地。
直接用船隻運輸。
密支那到八莫的伊洛瓦底江是可以通航的,尤其是雨季到來,水位上漲。
只是船隻都不大,大的不過上百噸,小的就只能裝幾噸。
重一點的就用船隻運輸,其它的用卡車運輸。
還有空運。
只不過運輸機的運力有限,因此只能運送一些像無線電裝置、藥品這種貴重的裝置。
那麼多物資,僅靠傘兵和志願隊也忙不過來。
也簡單,召集周邊的撣族、克欽族等少數民族幫忙。
至於報酬,就是這些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