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差、沒有經過系統的新兵訓練、營養不良等等。。。”
“這些都不是問題,武器彈藥我們可以保證。
營養方面,我們是什麼標準,他們就是什麼標準。
若是你們願意派出一兩個師差不多三萬多人來,相信不管是尼米茲上將,還是那位麥上將,都會很歡迎的。”
“亞歷山大,我是空軍的人,你跟我說這些沒什麼用的。
而且我們一個師只有七八千人,這還是滿編的情況,大部分只有五六千人。
按照你說的三萬多人,那得五個師。
若是還要能力敵日軍的精銳師,我只能說難度很大,可能等談妥,至少都得一年以後,那個時候瓜島戰役說不定已經結束了。”李航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知道對方是咋想的,這位在抗戰前也去中國待了幾年,照理說知道此時國軍是啥情況才是。
能打日軍的國軍?
有倒是有。
遠征軍的新編22師、新編38師和200師都可以。
還有74軍、第7軍、第52軍等部隊。
找是能找出來,可這些部隊都是各個戰區的王牌部隊,這要是被抽走了,後面還怎麼打?
抽調普通的部隊過來,還不如不抽調,估計也丟人。
總得來說,調三四萬國軍地面部隊來太平洋戰場,可能性太小了。
談判扯皮沒有一年都搞不定,而且還要從國內運到瓜島,那得是多折騰。
範德格里夫特聽到李航的回答,有些失望,“是我想的太好了,我還說這樣能繞過國內那愚蠢要求的漏洞。”
李航見狀卻是有點想法,“亞歷山大,若是人數少點,我或許可以做到。”
“多少?”範德格里夫特好奇問道。
“三四千人如何?一個團的編制。”
“三四千人?會不會太少了?是什麼部隊?”
“並不是我國的陸軍,而是空軍下轄的傘兵。他們之前在緬甸戰場表現不錯,空降作戰中全殲過日軍傘兵。”李航解釋道。
之所以李航想要把傘兵要出來,是有原因的。
因為前不久一封來自國內的信,讓他有些氣憤。
因為李航走了,傘兵就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存在。
老鄒也不是多重視,新來的指揮官也不懂傘兵,也對傘兵沒興趣。
反倒是遠征軍那邊想要把傘兵要過去,組建屬於自己的一支傘兵。
李航想著,與其看著自己一手組建的傘兵沒落下去,不如把傘兵要出來,編在特遣航空隊麾下。
但是這有難度,若是美國人願意出面去要,或許還有機會。
反正重慶方面對於美國人的要求,只要不是很過分,基本上都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