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份的時候,抗戰七週年的大會上,國府收到了美國總統的密電。
內容就是‘把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史笛葳’。
此時正值衡陽保衛戰期間。
前期國軍表現又很拉胯,也讓國府沒有底氣直接拒絕美國政府。
於是就請美國方面派一個人來談這個事,也就是赫爾利。
而在赫爾利來之前,為了爭奪主動權,國府出動了傘兵總隊、新6軍、54軍增援衡陽,最終解了衡陽之圍,讓國府挽回了一些顏面。
事情到了9月19日,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起草了一封措辭嚴厲的電報,並以羅斯福的名義發給國府,再次強調要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史笛葳。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很羞辱的事情。
面對美國方面的‘無理’要求,加上史笛葳的一些表現,國府這邊就召見赫爾利,要求美國方面召回史笛葳。
毫無疑問,這已經把矛盾公開化了。
就連赫爾利也沒反對,反而是支援國府。
要知道馬歇爾推薦赫爾利來中國的初衷是需要一個堅定支援史笛葳的人,可赫爾利卻變卦了。
毫無疑問,這讓美國方面也有些意外。
而隨著矛盾公開化,如何選擇,就看美國方面怎麼考慮的了。
而國府來說,哪怕是最終還是要妥協,也要把史笛葳給換了。
因此在九月下旬和十月中上旬,整個重慶高層的氣氛都有些凝重。
普通人對此自然感受不到,之前怎麼過的,現在還是怎麼過。
而在這種情況下,李航悄然回了重慶。
“李航,你覺得美國那邊會怎麼處理這個事?”老鄒笑著看向李航。
他知道李航對於這些事有獨特的見地,而且後者跟美國不少高階將領關係密切,肯定知道一些事。
“估計真的會撤換掉史笛葳。”李航笑著回答。
“哦?你就這麼肯定?”老鄒有些意外。
“畢竟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團結的國府,而不是分裂的國府。老頭子鐵了心要換史笛葳,若是美國不同意,兩國的矛盾肯定會加大,這對美國的戰略不利。
所以換掉史笛葳,才是雙方繼續合作下去的前提。
想來國府並不是不能答應美國某些苛刻的條件,更多是不想看到史笛葳吧?
若是這樣,完全可以把焦點集中在史笛葳本人身上,而不是兩國的合作商。”
“不對啊,你跟史笛葳的關係不是很好嗎?”老鄒有些意外。
“算不上多好,之前在遠征軍一次戰役的時候,我跟史笛葳就爭過不少次。
他其實有些出發點或許沒錯,但是他刻意截留援助物資,就有些過分了。”李航解釋了一下原因。
但他並沒有說全。
史笛葳的出發點或許是覺得國府的貪腐太過分了,那麼多援助物資拿來,居然還能讓下面計程車兵吃不起飯。
至於是不是真的如此,現在去深究沒什麼意義。
因為到了這一步,本就成了政治博弈。
而且國府是鐵了心要換史笛葳,李航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給史笛葳說情。
“的確如此。若不是他刻意截留援助物資,或許我們的空軍就會有更多的先進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