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史笛葳的事,李航並沒有過多關注。
要是史笛葳從最開始來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傲慢、尊重一下國府,也不至於會鬧到這一步。
不過這段時間他和第六路軍也沒閒著。
在9月底和10月上旬,第六路軍先後發起了三次較大規模的空襲,分別針對漢口、南京和高雄三地的日軍機場和重要軍事設施。
規模最大的一次便是10月5日對南京日軍軍事目標的空襲,出動了64架轟炸機和42架戰鬥機。
另外兩次空襲也出動了70架以上的飛機。
三次空襲都取得了勝利。
擊落、擊毀日軍飛機兩百餘架,摧毀多個日軍軍事設施,本身損失只有不到20架,大部分還是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的。
這樣一來,日軍在東南沿海的航空力量再次遭到了沉重打擊。
很明顯,李航並不想看到南方日軍的航空力量恢復,所以才會隔段時間就發起一次空襲,把日軍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航空力量摧毀。
對此,日軍根本無可奈何。
因為在南邊,盟軍對菲律賓發起了進攻。
時間比原時空還早幾天。
這或許跟李航當初制定的空降哈馬黑拉島有關,提前打亂了日軍在菲律賓附近的部署,也為盟軍進攻菲律賓更早地打下了基礎,也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去準備。
為此,那位麥上將還讓婆羅洲抗日義勇軍出兵進攻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
尤其是蘇祿群島,因為這裡一度是日軍聯合艦隊主力的駐地,有著條件比較好的港口。
此時麥上將並不知道讓婆羅洲義勇軍進攻這兩地會帶來什麼後果。
不過並不只是義勇軍,還有棒子旅。
因為在拿下蘇祿群島後,棒子旅要負責和義勇軍一起進攻古晉等婆羅洲日軍最後的幾座城市。
之所以讓棒子旅來,而不是讓澳大利亞軍隊,自然是不想英國人的勢力回到婆羅洲。
在此時的美國將領眼中,婆羅洲已經算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要是棒子旅和義勇軍無法解決婆羅洲日軍,盟軍還是派出澳大利亞軍隊參戰。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菲律賓戰役的爆發,也讓日軍此時已經自顧不暇,就連先進的疾風戰鬥機也開始派向菲律賓戰場,而不是中國戰場。
對於日軍來說,保住菲律賓,才能贏得這次大戰。
至於中國戰場,維持現狀即可。
即便是在中國戰場丟了制空權,但是在地面作戰中,日軍還是佔據了較大的優勢。
太平洋戰場對於國內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事。
不過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方面最終同意了撤回史笛葳。
其實美國政府以及軍方對於國府要求撤走史笛葳一事很不滿,但在菲律賓戰役開始後,美國方面權衡利弊後,其總統老羅同意了撤回史笛葳。
同時還把跟史笛葳關係比較好的駐華大使高斯調走,轉而以赫爾利擔任。
接替史笛葳的則是魏德邁。
毫無疑問,這個訊息傳開,很多人都大鬆了一口氣。
國府這邊無疑很高興。
考慮到史笛葳對於抗戰的貢獻,國府決定授予其青天白日勳章。
不過在他卻沒有接受國府為其準備的歡送宴,反倒是走之前給八路軍總指揮部發了一封電報。
很明顯,他這是在對國府表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