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七章 古玉的背後故事

“我們找了這麼久,應該就是這了吧?”

“去試試看吧!”

“記得我們的約定。”

“你煩不煩,這一路上你都強調了一百遍了。”

“我們瀾國比不得你們衛國,現在國力江河日下,所以我很在乎這個約定。”

“知道了,一言為定,只要讓我找到了那枚古玉,你們瀾國要的東西絕對不會缺你們的!”

何諾這時一怔,隱隱有些聽懂了,原來談話的這兩人正是瀾國世子陌上初與衛國世子江易安,當時趙銘釗被猴子虜去後,嬴凌月留下來救了趙銘釗,因此與何諾他們碰上了,而陌上初與江易安沒有停留,所以一直走在前面,想不到在這千然地宮第六層時,何諾終於追上了他們。

“噓。”趙銘釗伸出食指撮唇,示意不要發出聲音。

自從在看到古玉後,趙銘釗就一直保持著這種嚴肅的表情,時刻如臨大敵,甚至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何諾與廖星雲心中暗暗有些想笑,但是考慮到場合不合適,就硬生生忍住了,都點了點頭。

過了會兒,前方兩人談話的聲音漸漸小了,似乎兩人已經逐漸遠去。這時趙銘釗才做了一個朝前的手勢。何諾與廖星雲只得扶著趙銘釗朝前。

走出了這間石室,出現了個路口,一個路口指向一段很長的下坡,不過這段下坡與前面不同,沒有階梯,而僅僅是一段光溜溜的斜坡,而且斜坡有一些滾動的痕跡,似乎這個斜坡是用來運送某種東西,而不是用來走人的。而另一段路口指向另一個石室。

何諾仔細聽了聽,只聽得江易安與陌上初隱約的對話聲還是能夠從另一個石室中傳來。但是趙銘釗握緊了手中的古玉,指了指那段光溜溜的斜坡,道,“我們走這斜坡。”

何諾本還想勸告一番,但是看到趙銘釗固執的表情,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由於趙銘釗腳下有傷,這段斜坡花了三人很大一段時間的功夫,趙銘釗雖然很是過意不去,但只要一握緊那枚古玉,似乎好像被某種使命召喚一般,臉上立刻嚴肅起來,即使再麻煩別人,他也要把這段路走完。

可誰知剛一走完這段下坡,趙銘釗手指突然一哆嗦,可是他似乎忍著劇痛一般,緊緊握著手中的古玉。

何諾看到趙銘釗的表情,有些感同身受,知道這一定是他握著的古玉又有熱量湧出,但這如果是一種感應的話,也意味著他們離這洞中的古玉越來越近了。

趙銘釗臉上的表情變得很有些興奮,在這洞中所藏匿的古玉面前,這位趙大公子始終矜持不了,只剩下不停的催促。

何諾與廖星雲很有些無奈,但是一方面他們不想拂逆趙銘釗的意思,另一方面他們也對趙銘釗如此在乎的古玉很有些好奇。

這段斜坡過後就是一長段青石砌成的長道,筆直向前延伸到很遠的地方。趙銘釗似乎是嫌何諾與廖星雲走得還不夠快,想要吸引他們的興趣,低聲解釋道,“‘水火風雷,木石金土’八枚古玉,其中刻有土字的古玉是最後的一枚,也是最重要的一枚,它除了是八枚古玉最後壓軸的一枚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把鑰匙。”

“鑰匙?”何諾聽到這來了興趣,一般來說只要有鑰匙,就有鎖,當即問道,“那這鑰匙是為了開啟什麼?”

趙銘釗道,“這與西戎、滄國都息息相關,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巨大的寶藏?”廖星雲聽了很奇怪,問道,“憑空哪裡來的寶藏呢?”

趙銘釗搖搖頭,一邊加快腳步,一邊道,“這可不是憑空來的,你們知道長夜之變吧?”

何諾與廖星雲點點頭,長夜之變改變了晉陽王朝的國運,甚至改變了何諾一家的命運,他太清楚這場思宗皇帝何子矜駕崩後,當時的左相宇上徵發動的政變,但是對這場政變的具體細節,何諾卻知道的很少。

趙銘釗繼續道,“聖祖皇帝復國後,發現當時的晉陽城幾乎是一座空城,何家皇室立國以來幾十年的積累幾乎都搬空了。”

聽到這,何諾突然想起了浮雕上的內容,心中暗想,“當時聖祖皇帝從龍興門進入晉陽城時,他流淚了,是不是就是因為晉陽城內的寶藏被搬空了?”但隨即何諾就否定了這個想法,“一來是因為當時聖祖皇帝還沒有進入城中,不知道里面的情況,二來是因為何擎蒼一代梟雄,犯不著為這些黃白之物傷心動情。”

廖星雲問道,“這麼說是有人把寶藏運到了西邊?”

趙銘釗點點頭,道,“這是龍營的很多先輩,透過多方面的線索探尋道的,而且這枚上面刻有‘土’字的古玉就是開啟那個寶藏的鑰匙。”趙銘釗嘆了口氣,道,“當時宇上徵失敗後,他的許多屬下心有不甘,又忌憚聖祖皇帝的赫赫兵威,就把這些寶藏埋藏起來,並傳之後代,打算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圖他舉。”

何諾突然想起一事,又不知該不該問,正有些遲疑。

趙銘釗看到何諾的表情,稍稍有些明白了,道,“我知道何諾兄是想問什麼,你看我對這古玉如此熱衷,是不是也懷疑我貪圖那個寶藏,這就多慮了,我趙銘釗家中雖然稱不上大富大貴,但家中積蓄已經足夠我們兄弟二人一生享用不盡,如果是我個人的話,要這些寶藏幹什麼?只是我們龍營需要啊。”

“為什麼?”何諾很好奇。

趙銘釗淡淡道,“當今聖上在位已經七年了吧,離那個九年的詛咒只有兩年了,我們不能不早做防備,晉陽天下已經再經不起一次長夜之變了,如果出現了,誰又會是第二個聖祖爺呢?”

“那這八枚古玉合起來有什麼用?”何諾眼看就要走完這條很長的青石古道了,抓緊時間問道。

趙銘釗道,“這八枚古玉是羽月王朝時就流傳下來的,具體的細節我知道的不多,所以我才要急於找到更多,我只知道一個細節,那就是那些在位九年就駕崩的皇帝,最後在給他們收拾遺物時,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至少三枚古玉。”

趙銘釗掰著手指,數道,“那都是龍營的前輩細心記載的,從高皇帝,到思宗皇帝,再到聖祖皇帝,沒有一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