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上她們,全家都是如臨大敵,就怕舊事重演。
趙玉茹見此,生怕婆婆擔心,趕緊簡單說說。
其實就是李嫂子從他們家裡拿了金銀回去,孫思源幫忙買了個幾十畝地的小莊子。
這個時期,莊子裡雖然不像夏日那麼物產豐富,但是秋菜啊,秋糧啊,還有一些雞鴨和雞蛋、柴火之類,莊子上也沒少往孫家送。
李嫂子本意是想討好孫思源夫妻,讓他們能對她和囡囡看重一些。
沒想到,孫思源夫妻沒覺得如何,孫成建家裡卻鬧開了。
孫成建的胖大婆娘,直接堵住孫思源一家的門口,罵的難聽之極。
大意就是孫思源知道李嫂子和囡囡帶了絕戶財,故意設計讓他們一家遠離囡囡,然後自己佔了便宜。
否則囡囡這個親侄女,不住在親大伯家裡,怎麼住進了堂伯伯家?
孫思源的夫人身體不算好,平日就不喜歡孫成建的媳婦兒,兩家少有走動,又因為這事氣的病倒了。
孫思源一怒之下,請了鄰裡做了見證,把當初孫成建簽下的字據拿了出來。
李嫂子當然也不想被孫成建夫妻壓榨,抱了囡囡聲淚俱下,控訴個徹徹底底。
孫成建夫妻不但沒佔到便宜,還被所有鄉鄰鄙夷,壞了名聲。
孫思源也是真厭煩這一家子了,正巧要送家裡孩子到書院讀書,一狠心賣了房子,搬來洛安小鎮住了。
沒想到,好巧不巧,買的院子就在李家隔壁。
趙玉茹歎氣,“娘,您不知道,孫家剛搬來的時候,李嫂子整日抱了囡囡在門外晃蕩,想進來同我套近乎。
“咱們不說囡囡,畢竟是個幾歲的孩子,但李嫂子已經是大人了,怎麼不懂之前傷了福妞兒,咱們家多生氣!
“她就是想佔便宜,打量咱們家心軟,卻不過當初的情麵,一旦繼續走動,咱們家就是她和囡囡的依仗了。
“我也不高興,就和老三說了。老三請孫先生過來喝了一杯茶,說了李嫂子行事的種種不妥,孫先生回去就把李嫂子派去守莊子了,又給囡囡換了個新的嬤嬤。”
老太太長鬆一口氣,點頭應道,“原來如此,這其中居然有這麼多事兒。不過,李嫂子被送走,一定不願意吧?”
“當然了,”趙玉茹咧嘴,小聲說道,“李嫂子那天鬧的簡直是天昏地暗,說孫先生要搶走囡囡。孫先生也不客氣,要把她送回囡囡舅舅家,她就不敢哭鬧了。”
“就該這樣,”老太太搖頭歎氣,“當初在船上,還覺得她是個不錯的,沒想到幾年功夫,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趙玉茹趕緊勸著,“娘,那都是旁人家裡的事了。既然做了鄰居,以後就把囡囡當做鄰居家的小姑娘好了。孫先生夫妻是明理的,隻要好好教導,囡囡就錯不了。”
佳音也是趕緊摟著奶奶的脖子,“奶奶,福妞兒餓了,想哥哥了!”
“哎,好,好!”老太太望了一眼外邊,趕緊囑咐兒媳,“你先做飯,我帶福妞兒出去走走,順道接了家仁他們回來吃飯。”
“好啊,娘,我這就去做飯。”趙玉茹帶了何嬤嬤和水靈下廚,老太太就背了孫女,帶著冬梅去街上轉悠。
佳音自覺體重有些超標,想要自己走路,怕奶奶背著累。
但老太太卻是不肯,堅持要背著孫女才踏實。
這裡不是村子,還不算太熟悉,萬一有壞人見孫女可愛,把孫女拐跑怎麼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