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章:臨近偃門

一夜過去,第二日上午,康家人如約為石承三人免費準備好了一輛長途馬車,趕車的車伕也已經從附近的涼城裡僱過來了,康一同還吩咐傭人在馬車的後廂備好可供石承三人加車伕使用五日的乾糧與飲水。

簡單地和依依不捨的橫江派門人以及康氏父子告別後,馬車緩緩前行,離開了這片閒逸舒適的莊園。

「三位先生,你們是打算直接去大魏嗎?那路程可稍微有些長,光準備五天的乾糧可不夠。」車前門外傳來了車伕洪亮的聲音。

「車伕大哥,康家老爺給你付了幾天的佣金啊?」石承問道。

「十天,外加讓我自行返程回涼城的路費盤纏,正好夠你們到最近的嶺南州!」

「行,這些天就麻煩您了,只不過我們要先去阿略州的入海半島一趟,可能要麻煩您多趕個六、七天的路,不過您不用擔心,多出來的趕車錢,石某概不拖欠!」

「沒問題,全憑先生吩咐,您可別這麼客氣。我看先生您的身份肯定也很不一般吧,平日裡還真很少見康老爺對客人這麼慷慨的。」

石承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一轉話鋒問道:「多耽擱您這麼些天,您家裡人會不會擔心啊,要不然咱們先去涼城一趟,您先給家裡人報個信?」

「唉,嗨……」車伕苦笑兩聲,「我家的渾家和那個不肖子……只要我把錢寄回家給他們買菸貨就行了,才不會理會我什麼時候回來……嗨呀,我跟先生您說這個幹嘛。」

石承、吳能和鐵面互相看了一眼,三人都沉默了下去,不再問這些觸到別人傷心事的問題了。

馬車和車伕既已到位,石承三人倒也無需再前往臨近的涼城了,馬車直接開上了南十一馳道,向著偃門所在的入海半島絕塵而去。

三天之後,馬車停在了距離入海半島最近的城市——寒楓城。

和終年潮溼炎熱的雨林洲截然不同,吳國南方的氣候有一種北西陸秋季時的清爽,吳國東南方的特異氣候是因為寒流的作用,而西南方的之所以也如此清爽,則是出於地脈的因素而形成的。

入海半島周圍的海洋上,散佈著零星的海上禁區,將這一連串的零散禁區串起來的,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水屬地脈,這條沉睡於大地深處的地脈終年向外發散著清寒靈氣,造就了吳國西南地區的涼爽氣候。

寒楓城是這條地脈在大地上造就的作品之一。

吳國國內遍佈楓樹,寒楓城更是一座號稱建立於楓林之上的城市,每到秋日之際,滿城內外盡披火紅,秋風吹過,楓葉飄舞如雨,可謂吳國南方一大盛景。除此之外,在特殊地脈的影響之下,吳國西南地區楓樹的葉紅比起尋常楓樹能持續更久,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國內外遊人來此觀賞。

當然,此時正值夏日,秋時未至,石承三人倒也無福享受這等景色了。

三人先在小城中購買了三匹山地馬,以便進入群山當中探索之用,買完馬匹後,大家找了一家客棧落腳,很快,石承就在城中打探到了與偃門相關的訊息。

另石承有些意外的是,偃門這個門派在寒楓城民眾中的口碑居然頗為正面積極,尤其是城中家中貧寒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他們中的一些人曾在年輕時或年富力強的時候受到過偃門外出遊歷弟子的幫助。

有一個在一場洪水中失去左腿的老人一提起偃門,就激動地拍著自己左腿的義肢,說當年他在洪水中受了重傷之後,光是尋醫問藥就花光了家中的積蓄,如果不是一位好心的偃門弟子為他打造了一隻靈活方便的義肢,他真不知道當年殘疾的自己要如何拖著僅存的一條單腿生活下去。

在寒楓城第一日的所見所聞確實讓石承有些吃驚,自從他出國以來,和偃門

這個門派相關的所見所聞大多是一些負面的訊息,涉及偃門的評價,小到鑽研旁門左道、奇技Yin巧,大到支援對吉奧人的殺戮,不一而足。

石承也不指望自己能在國內看到偃門這個門派的全貌,越來越多的契塔人都已經想清楚了這件事情,即聯盟汗國國內那些官辦邸報的主筆們,在報道國外要聞時,多數情況下無一例外只是找來合意的外國邸報文章,然後將其原汁原味地翻譯過來,從來不會留意,甚至說他們沒有能力去留意原作者在文中暗藏的文字技巧以及原作報道的內容本身是否完全真實。對於這些邸報的主筆們,一些年輕氣盛的契塔人給他們起了個專門用以調侃的諢名——安樂椅主筆。還有一些人私底下直接稱呼他們為「譯者」,當然,這算是對真譯者們的無理汙衊,因為那些專注翻譯的職業譯者們翻譯出來的字句,肯定要更流暢優美一些。

至於那些非官方邸報的主筆們,在報道國外要聞時,大多更是筆下隨意走馬車,寫出來的東西不知東西南北將往何處去。總而言之,契塔人的主筆們在看世界這一塊,比起南洋島之戰前當然還是有長進的,但時至今日並不算多,或許還要十年,或許還要二十年,他們才能醒悟過來只有親臨一線挖出來的事實,才是邸報主筆這個行業高尚一面的本心。

所以,指望石承在未出國前就瞭解偃門的真面貌,著實有些難為他了。直到來到阿略州,離當年偃門的所在地越來越近了之後,石承才終於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事情。

陪石承打探偃門訊息的整個過程中,吳能的情緒都非常低落,好在一行人很快就打聽到急需要的訊息,返回了下榻的客棧。

偃門所在的山脈這兩年被改了名字,叫做紅衣山,之前被叫做木偃山,該山地勢陡峭,山中有大量危險野獸,因此尋常人家很少住在紅衣山的附近,山脈外圍方圓十里之內只有一個村莊,名叫木家村,石承和鐵面商量後,決定在進山之前,先去那個村子轉一圈。

此外,之前在肯濱禁區中聽到的訊息也被證實為真,這段時間裡,紅衣山一帶一直有進山打獵的獵戶稱自己看到了若隱若現的鬼火,曾有膽子大的獵戶靠近檢視,卻什麼痕跡都沒有發現。在石承看來,可以確信的是,偃門遺蹟當中定然還藏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不僅偃門事變的生還者吳能不知道其中的奧秘,當年製造偃門滅門案的主使,很有可能也在當年事後搜尋中,遺漏了一些重要的物事。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