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凌晨零點。
海峽北部,吉隆地區。
海水退潮,殘骸垃圾堆滿了幾乎所有地方。
鋼筋、鐵皮、碎石、枯樹。
雖然比起衝神地區,這裡的受損程度要好得多,但對當地人來說,依舊是一團糟。
民眾自發組織了逃生,但海水留下的大量殘骸,阻攔了他們的腳步,很多人被困在了高樓上。
更往內陸的人,可能沒有直面海水的威脅,但面臨的情況依舊嚴峻。
從海岸線算起,海水往內大概推進了數公里,直接造成的損失,就已經讓這片區域千瘡百孔,但更大的問題,是供水、供電、通訊的全面癱瘓。
人.是一種很脆弱的生物,尤其是現代人。
幾小時不喝水,就會感覺到渴,幾小時不吃飯,就會感覺到餓。
晚上沒有燈光,就會感覺到恐懼,馬桶沒水,就會崩潰。
“靠北!誰推我!我錢包呢!我錢包呢!”
“往南邊走!快,那邊地勢高!”
“有醫生咩!請問有醫生咩!我流血了!超痛的!”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救援,甚至不知道外界的情況。
他們能做的.只有“等”
——————
山上,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站在山路盡頭,往下望去。
他作為山上度假酒店的員工,每晚都會經過這條路,往日從這往下望,從來都是一番燈火通明的景象,海岸線是金黃色的,那是沙灘上的酒吧、店鋪。
城市裡是車水馬龍的,偶爾還會有堵車形成的尾燈長龍。
而此時,是一片漆黑。
他在海邊長大,但今天依舊對這片海感到恐懼和陌生,白天山頂時,他目睹了全部的過程,親眼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建築被淹沒。
個體,在面對自然時的無力感,是無法抑制的。
所以就需要.集體的力量。
很自然的,他想到了當局什麼時候可以來救援,他這樣的普通人又應該幹什麼。
然而從六點等到了十二點,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隱約聽到了山下的黑暗中,有人哭喊的聲音。
看了片刻,他轉頭跑回了山上。
比起山下的景象,這裡簡直是天堂。
一棟高階度假酒店,佇立在山巔,據說主樓的建築年齡,已經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是日高階將領的官邸。
經過數次擴建翻新,這裡是吉隆最好的度假酒店,常有達官富商來此,是地位的象徵。
停電後,酒店立刻找出了備用的柴油發電機組,雖然不足以徹底恢復正常,但至少主樓官邸的照明還是可以保證的,裡面依舊燈火輝煌,復古又充滿藝術氣息。
數十名旅客,聚集在大廳裡。
大堂經理跑了過來:“阿耀,怎麼說!山下情況如何?!”
阿耀帶著驚恐說道:“情況很差.太黑了看不清,但感覺很慘的樣子!”
“說的都是什麼廢話!酒店客人等著下山呢!公路暢通麼?”
阿耀回憶道:“全是黑的,我怎麼知道?!即便路是通的,一點燈光也沒有,能去哪裡呢?”
他回憶起白天山頂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