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青蓮巷少年 第一章 少年知己

大獻國,年號天頤,自開國七百年以來,以劍鎮國。世人皆以練劍為榮,當朝天子更是將劍修一脈推崇到了極致。

天頤城,作為大獻國國都,自是門庭若市,八街九陌。在百姓眼中,天頤城有三大奇聞。

其一,是每個月末的午時刻,城中央的“太白榜”會出現變動。這太白榜是當年先帝李儲命人修建的劍修排行榜,世間百萬劍修之名皆在此榜之上。

其二,天頤城內每日有數百場劍修問劍。皇城內有太白榜榜前劍修無數,大獻國各地的劍修,為了讓己名列榜前,自然是會對那些有名的劍修提出挑戰,贏則揚名天下,敗則無關緊要。

其三,天下各地鑄劍師無數,唯獨國都不曾有一位鑄劍師存在。

位於天頤城北面的青蓮巷有一處宅院,黑色的宅院大門看起來雖說有些陳舊,但卻極為乾淨,給人感覺這座宅院主人是個一絲不苟之人。

七月的烈陽高掛空中,好似要把大地烤透。

此時正值晌午,宅院大門被輕輕推開,只見一個清瘦少年鬼鬼祟祟的從院內走出。

小心關上大門後,少年極為謹慎,左顧右望的觀察了周圍一番,發現四處無人這才放鬆下來,朝著青蓮巷外走去。

少年名叫孟白,從小被身有隱疾的爺爺帶大,在爺爺棍棒之下成長這十三個年頭來,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生爹孃,每當他問爺爺自己爹孃身在何處,換來的便是爺爺的棍法伺候。

趁爺爺飯後晝寢,他便偷偷留出宅院,準備去城南找那個大自己兩歲個頭卻比他矮的少年知己。之所以要等爺爺睡覺時偷偷外出,是因平日裡爺爺管得極嚴,每日在家修學習文極為枯燥,在少年心中,他就如一隻被囚禁在籠中的雛鷹,時刻想遨遊天地。

天頤城極大,以成人的腳力從城北到城南一刻不停需要走上一天時間,以少年的速度就算不停歇的一路跑,一天時間也是到不了。好在離青蓮巷不遠有一家酒樓,酒樓每日的殘羹剩汁有城南外的一位老人用驢車拉出城處理,只需半日時間。算了算時間,少年快速的朝酒樓飛速奔去,腳下一刻不見停歇,生怕趕不上。

“都這個時候了,王老頭怎麼還不來。”少年此時正蹲在酒樓後院屋簷下,嘴中嘀咕道。

並不是少年等得著急,只是這正午的太陽曬得少年頭滴大汗,心中焦躁不安。

一炷香後,一輛簡陋的驢車駛出,一個渾身散發出酸臭的老人從木車上下來,放下手裡拿著驅駛牲口的鞭子,手提兩個木桶朝著酒樓後門走去。

“白小子,這麼早就來了。”

老人看見蹲在後門的少年,調侃道。

少年孟白見來人正是拉泔水的王老頭,立馬站起身搶過其手中的一隻木桶,“王老頭,今天怎麼來這麼遲。”

一老一少走進酒樓後院,輕車熟路的做起事來。

“路上耽擱了嘛,這次你又編造的什麼理由說服你爹孃放你出來的。”詢問間王老頭將枯瘦的手伸進泔水桶之中。

“我和我爹說的是教書先生叫我們去城北尋幾種自己不認識的草藥。”少年孟白隨便找了個理由糊弄道。

之所以騙老人,是因為爺爺從小告誡自己,在外一定要隱瞞自己的身份背景,不要何事都說與生人聽。所以生性謹慎的少年在與王老頭相識時告訴其自己姓白,家住城北紅瓦街。

一炷香後,搬運完泔水的一老一少,坐再驢車上朝著城北行去。

大獻國定國安居七百年,按理來說,很少有拉運泔水的人,除非是地域偏遠的地方才會如此,為何在皇城還有人做此事,少年孟白很早之前便有所疑問。後來忍不住問起王老頭,才得知在天頤城有很多與他做同樣事的城外人,並不是農耕養畜需要這泔水,而是城裡酒樓開有豐厚報酬,需要他們這些城外人來做這些事。

一路上少年孟白無視泔水在烈日下所散發出的惡臭,安然的依靠在木桶旁打起鼾來。

天頤城城北門外。

“白小子,趕緊下車,到了。”少年孟白被老人拍打而醒,醒來已然是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