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的下半年,對於中華異人圈而言,就只有關外墜龍這件牽動人心的大事。
只是隨著王一和張之維兩人前往關外,探明瞭真相之後,這件本該作為日本侵略者給自己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發聲,穩固治下的大事,折騰到了最後,也變得雷聲大雨點小。
這還得感謝那艘機械龍飛船離開前搞出來的動靜。
那些原本駐守在臨時大營內,王一和張之維沒有下手弄死的鬼子,被其用祂們的科學技術直接送回了奉天城,這種當下沒有人能理解的手段,再加上王一和張之維之前搗鼓出來一個裝神弄鬼的天照大神,直接讓這些傢伙成了最好的宣傳人員。
在軍部,大營裡面到處喊著天照大神庇護,親身下凡為大日本帝國,為天皇擒龍!
那言之鑿鑿,神色痴狂,猶如瘋魔的模樣,再加上那些同樣被傳送回來的滿清異人,日本異人,都從側面證實了這些傢伙所言非虛。
可越是這樣,這些軍部的高官們反而越覺得事情超出他們的理解和掌控範圍了。
他們把墜龍一事搞得滿城風雨,無非就是為了他們扶持的這個偽滿洲國立足更穩,因為他們很清楚要想統治民國這麼大一片疆土,在沒有全面入侵之前,名義,大統是個很重要的東西。
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你來上一手狠的。
本身因為王一與老帥和少帥父子倆之間的關係緣故,這個時空的關外日本人打下來就出了不少血,不說傷筋動骨吧,但近幾年想搞事是不太可能了,必須將關外打造成自己的自留地,苦修內功,才能進一步擴大的侵略版圖。
同時,也因為這個時空的少帥血性了一波,也讓其沒有失去關外的民心。
偽滿洲國是立了,可這治下不說遍地反賊吧,草木皆兵還是有的,再加上這個時空的義勇軍提前組建,還吃了王一和少帥聯手的一大口補給,不像原時空那般捉襟見肘,寸步難行。
反抗力度更大了,對於關東軍造成的壓力也更大了。
這時候,半是作秀,半是探索的墜龍之地你給我整出來一個天照大神臨凡?
你們想幹什麼?逼得義勇軍狗急跳牆,直接跟我們一波流玩命嗎?
雖說對於這些高層權貴而言,士兵的價格只值一張七分錢日元的郵票,可一下子這麼多韭菜耗在了這裡,好不容易才經營起來的關外也因此打得殘破,那對於他們這些高官權貴而言就血虧到姥姥家了。
所以現在關外關於墜龍之事也從一個風向轉到另一個風向。
原本應該是天降祥瑞,大統在偽滿洲國的墜龍,開始變成了中日神魔鬥法的神話誌異版本,還在坊間到處流傳。
一下子,關外很多對於墜龍一事將信將疑的百姓就沒了興趣,反倒當成了一個說書故事,對於那個被日本人扶持的傀儡皇帝也沒啥認同感,這皇帝再好,不還是得聽日本人的話?
這聽日本人話的皇帝,那還算是咱們中國人的皇帝嗎?
鬧到了最後,好似為了挽回自己玩脫的局面,作為日本人在華髮聲喉舌的盛京日報也自圓其說來了個收尾。
報紙上印著一個一米大小的真龍標本,還解釋說這是真龍飛昇留在凡間的龍蛻,現已加急送回日本本土,作為天皇的賀禮。
這個在原時空中算得上奇聞軼事一件的關外墜龍之謎,在這個時空也以同樣的方式流傳下來,至於其中真相到底是什麼,就只能留給後人在合適的時機去解密了。
——
“這些日本佬,自欺欺人當真是有一套。”
京城,四通公司總部,從關外回來的王一看著盛京日報上刊登的照片,也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大早上的,沒必要為日本人大動肝火吧,誒,在寫什麼呢?”
處理完公司事務,準備找王一喝會茶的劉謂一進來就聽到王一在那吐槽,也注意到了王一書桌上,除了那份盛京日報外,還有一本攤開的記事本,王一正在上面奮筆疾書。
好奇心驅使著劉謂上前,捏起一角,也看到封面上寫著四個大字——《王一日事》
“喂,非禮勿視。”
“我可是江湖小棧的少掌櫃,幹情報的,哪有非禮勿視這說法,怎麼著,你這是寫日記?”
“話可別亂講,正經人誰他媽寫日記啊,我只是在將關外一事真相記下來,留給後人,免得他們到時候兩眼一抹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得,你怎麼說都有理,我也懶得管,咱還是說說眼下的佈局吧,西北那邊我算是打通了,三馬也算答應了與我們合作,我們的貨從他們轄區走,他們不攔,還會幫忙護送,就是所得利潤三七分成,咱們三,他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