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二十號。
此時中日雙方已經開啟八一三淞滬會戰已有一週了,在這場戰事的初期,國府這邊直接調動了88師,87師和36師參戰。
這三個師皆是國府精銳,配備德國鋼盔,毛瑟步槍,捷克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
放在這時期的民國來說,這樣的軍事配置已經是頂配了。
開戰一週,雖然有著國府高層,簡單來說就是光頭的種種迷惑操作在背刺,88師這邊更是付出了一位將軍陣亡的代價,但與日軍之間的交戰,也沒有呈現出一邊倒的跡象。
日軍死守據點,不停調動援兵助陣。
國軍頂著天上飛機,海上大炮的狂轟濫炸,拿命開路,不斷逼近日軍海軍司令部所在,想要將他們推下海。
戰事一打響,似乎就朝著龍虎山那幫玄門正宗所說的中籤結果走去,中日雙方僵持,久戰不下,等待英美列強下場調停。
或許他們都沒想到,這場戰事會持續三個月之久。
更沒想到,最後戰事的結果不僅是下籤中方戰敗,更是下下籤的大潰敗,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讓他們自己都得重新審視下自己的定位。
時間來到八月二十一號,國軍正在執行市區‘十日圍攻’行動。
地區,淞滬戰場日佔區的匯山碼頭。
具體地點,百老匯路附近。
作戰部隊,生力軍36師216團。
作戰目標,將日佔區攔腰切斷,佔據匯山碼頭,阻止日軍援軍登陸,關門打狗。
時間,晚上九點。
在兆豐路與百老匯路的路口,距離攻佔匯山碼頭就差一條街的距離。
而這個距離也成了國軍戰士們的血肉長廊。
216團的戰車連高連長駕駛著坦克戰車緩緩前進,周遭兩邊建築民樓的密集工事上,皆是日本鬼子高打低的槍彈聲,但都沒法穿透坦克的裝甲,對他這個駕駛員造成有效殺傷。
坦克前方的日軍掩體內,一眾小鬼子瑟瑟發抖,而在兩旁樓上的同僚也在不斷搖人支援。
他們都沒想到這批國軍當中竟然有坦克,沒有配備重火力的他們根本無法擊穿裝甲,若是任由這輛坦克前進,開炮,那就會被開啟一個缺口,到時候他們這邊又得拿命來填。
日軍在掩體內瑟瑟發抖,不斷請求支援,而對於駕駛坦克的國軍高連長而言,以他在內的四個人也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問題。
是繼續向前,孤軍奮戰,還是退回去重新召集戰友再進行一波血肉衝鋒?
他不是怯戰了,而是因為一個現實擺在他面前,剛才這一輪血肉衝鋒,跟在他這輛坦克後面前進的百來名戰友已經犧牲在進攻的路上了。
若是他選擇繼續向前,結局就是即便坦克開啟了缺口,可沒有援軍,只有他們四人,這輛坦克便開進去了也會被小東洋一擁而上,將他們從坦克裡面拽出來。
這樣一來,那弟兄們就是白死了。
可不退,前有強敵,後無援軍,他們死不要緊,要是這輛坦克都變成了小東洋的戰利品,調轉炮口來打自己的弟兄,那不更糟。
而且便是退了,他們還能再組織一波這樣的進攻嗎?小東洋又不是傻子,這一退再組織的時間,足夠他們把重火力調過來對付他們了。
“連長,怎麼辦,咱衝嗎?”
透過觀察鏡的戰士聲音沙啞,在詢問著高連長。
顯然他們都知道繼續孤軍衝鋒和退回去的結果,等著自己拍板。
聽著坦克外已經沒有自己戰友們聲音的街道,高連長虎目含淚,就要下達撤退的命令,這時一個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