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奉三茅真君為開山祖師,祖師爺乃上清派魏華存,又稱之為魏夫人。
也是中華異人圈中與天師府張天師一樣被記錄在案飛昇的古時神聖。
又在明太祖年間被朱元璋將天下道教分為正一派和全真兩大派,茅山被劃入到正一派當中,以小宗單獨傳承。
而像茅山這樣因為世俗皇權被迫劃到正一派的道門門派不止茅山一支,因此自明清開始,茅山這邊便形成了以茅山為主體,多個小宗抱團取暖的一個鬆散聯盟。
無法再像天師府那樣,以張姓天師一家獨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江湖上那些偶然學會那麼一招半式的異人道士,才會被稱之為野茅山。
因為哪怕他們不是茅山正宗,但追根溯源,也能跟茅山那邊的道門扯上關係,說他們這些人是野茅山,也不算是冤枉了他們。
而在今日,這座道門聖地的山腳下也迎來了三位不速之客。
“老總,你不用跟著我們一塊來的。”
“我怎麼能不跟著來,就算現在形勢危急,咱也得先禮後兵,王老闆我就不說什麼了,畢竟明面大家都不知道王老闆是咱們的同志,但是你張之維,張特派員可是入了黨的!借不到便搶?那是土匪,是強盜,不是咱們一個黨員該做的事。
而且,我老陳也是想見識一下神仙打架是個什麼樣的場面,這種能跟後世兒孫說一輩子的故事,你倆也忍心把我丟下?”
老陳的詼諧語氣也讓王一和張之維無奈。
互相望了一眼,這才上前一步,登上石階,朝著盡頭藏於薄霧當中的九霄萬福宮走去。
茅山道門眾多,但臉面到底還是茅山正宗的九霄萬福宮為主。
才登至山腰處,便能看到幾名年輕道士擔水在山路中走過,若隱若現。
還未等王一上前打聲招呼,便聽到水桶落地的聲音。
薄霧中,一個年輕道士完全沒有修道之人的淡然,表情驚駭,看著近在咫尺的王一和張之維。
然後扭頭就朝著山頂九霄萬福宮的方向一路狂奔,連功課都不做了。
速度之快,連隨行的老陳只看到一個背影。
“你們兩個,在你們圈子裡的名聲很不好嗎?”
老陳狐疑看著王一和張之維,對方剛才這表現明顯是認出了王一和張之維,但這落荒而逃的樣子,很難不讓老陳浮想聯翩。
被老陳這樣說,王一和張之維也尷尬摸了摸鼻子。
帶著全性掌門和全性一同攪了異人圈的羅天大醮盛會,還跟一眾玄門前輩對峙,這事傳開了確實對他倆來說沒啥好名聲。
而在這時,山頂九霄萬福宮的方向一陣鐘聲傳來,悠遠綿長,彷彿直透人心,老陳這個普通人則是感覺耳邊有道經吟誦,卻又悄然無蹤。
“得,看樣子人家知道咱們來了,老總,待會得站穩了。”
說罷,王一和張之維也是一人扶著老陳一邊,架著他,施展輕功,幾個起落之間,便跨過數百米的石階,來到九霄萬福宮近前。
籠罩在這座主道觀薄霧早已散去,以林堅,鄭子布這幾個老熟人為首的茅山年輕一代數十名弟子還有幾位仙風道骨的老者早已在這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但對於王一和張之維而言,給到他們兩人壓力的並非眼前這些人,而是在他們身後的九霄萬福宮供奉的三清殿和靈官殿。
匯聚著眾生信仰之炁的四道神聖氣息若隱若現,王一和張之維自然明白這些氣息的源頭是什麼。
“張之維,王一,你們兩人無故闖我茅山,意欲何為?”
林堅作為茅山正宗的年輕一代大師兄,雖然清楚以對方兩人的本事,挑了他們這裡所有人都不是問題,可場面話還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