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四章 人海戰術

“啊!”

伴隨著王一這完全不顧對方死活的精神探索,這兩名被王一擒獲,奄奄一息的日本高手也扛不住這般痛楚,一聲慘叫之後便沒了聲息。

但王一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乃明太宗朱棣為彰顯國威,命人主持編纂,一部集明朝往前歷朝歷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

內容包含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業等等。

前後一共歷時六年,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之大,超乎想象。

只是隨著明朝滅亡,滿清入關,正本渺無音訊,而副本也隨著滿清入關以及清末這些年的連年戰亂,動盪的時局連連遭災。

就連王一自己,在京城淪陷前夕也從那些帶著金銀細軟想要離開京城的權貴手裡收到了永樂大典的一部份殘本。

雖然對王一沒啥意義,但作為一個後來人,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能留下一部份就留下一部份,免得後人只聞其名,不見其書。

上述這些,這些都是元時空中後人對於《永樂大典》這部中華文化瑰寶之一的評價。

而在這個異人的世界觀裡,兩個時空關於《永樂大典》這部類書最大的重合點就是,當時擔任《永樂大典》監修的人叫姚廣孝。

黑衣宰相,妖僧,儒釋道三教合一,此外,還有另一個身份,全性掌門!

“根據這兩個混賬的記憶,他們是在八國聯軍時期在京城裡得到的《永樂大典》殘本,透過破譯才得到這兩門手段,他奶奶的,姚廣孝你還真是個名符其實的全性掌門啊,我就不信當年你把你的畢生所學寫進《永樂大典》時沒想過會有今天這一遭,死了幾百年了還能給我們這些後人找麻煩。

不過也好,又給了我一個去日本本土大鬧一場的理由,老祖宗留下來這麼多東西,可不能在這些小日本手裡明珠蒙塵啊,明明是兩個正大光明的手段,一個只得其意不知其形,一個硬是練成了陰邪鬼蜮之術,上不得檯面。不過意外收穫還真不少,金陵麼,到底還是躲不過這一劫啊···”

從這兩個日本異人高手的記憶裡,王一也知道了他們在打贏淞滬之後的下一步動作。

進軍金陵國都!

這已經算是一個明牌的作戰方針了,只要淞滬這裡一輸,對方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金陵國都,也一定會犯下那場罄竹難書的慘案。

至於那些投靠日本人的異人,日本本土的異人要藉著這場慘案幹什麼,或者針對自己做什麼,王一其實都不在意。

因為有沒有他們都不重要,只要淞滬輸了,日本人打進了金陵國都,無論有沒有陷阱,他都必須去金陵救人,能救多少是多少,不能讓金陵變成一座空城,死城,甚至是鬼城。

要想避免這個結局,這個死劫,目前來看只有一個解法,那就是淞滬這場仗打贏。

但擺在眼下的事實就是,這場仗打不贏,王一到現在所做的一切行動,只是想盡可能確保最後國軍輸的不難看,別到時候出現幾十個鬼子追著幾百個國軍戰士到處跑的這種情況發生。

畢竟仗打輸了可以再來過,軍心散了,後面就都不用打了,一觸即潰,一潰千里,他就是有通天本事也擋不住這樣的勢頭啊。

甚至退一萬步講,王一可以接受淞滬戰場國軍大敗虧輸的結局,但他手上必須得有一支可以調動,可以繼續戰下去的部隊。

才能趕去金陵救人。

趕來支援的周衛國是一個,還守在羅店戰場的郭汝瑰是一個。

將有了,缺的就是兵了。

王一想著接下來發生的走向,屈指一彈,給這兩個物盡其用的日本異人送了最後一程,便趕往離了自己有數里地遠的戰場。

戰場並沒有因為王一的突然殺到就進入了暫停,在王一被這五人牽制,轉移到別處開打之際,羅店戰場這裡早已是血流成河。

王一的去而復返,也只是堪堪止住了頹勢,將日軍的第一波進攻打退。

但就這麼一個早上的功夫,王一帶來的援軍便已傷亡過半,與一直死守這裡的郭汝瑰殘部匯合到一塊時,也不過堪堪過兩千餘人。

以這樣的人數守住這片戰場,無異於痴人說夢,只需再來一次空襲配合地面部隊的進場,王一便是狀態全盛,也改變不了戰局。

王一也明白,所以他這次帶著周衛國所率的援軍,還讓李強把那些進步學生,積極分子偽裝的記者團帶到前線,只是為了救人和下一步計劃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