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唐棠還是跟著楊絮一起過來了,趁著大夥兒剛到的功夫,楊絮把飯菜裝了一些,給唐母送過去。
這樣唐棠也能放心,總不至於吃好好的飯,心裡還記掛著家裡。
"謝謝你,楊姐姐,母親好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她很喜歡你。"
母親總是很平淡的微笑,偶爾和鄰居的張嬸子說說話,別的就只是在床上一個人待著了。可是今天,她笑的很開心。
"謝什麼,我也很喜歡和嬸子說說話,以後住的近了,相互也有個照應。"
楊絮看唐棠眼淚都快下來了,也有點唏噓。他今年也才十四歲,在現代還是個孩子呢!
……
既然已經到了鎮上了,天寶讀書的事情也得快些辦了。
楊絮就想找一個離家近一些的,先生比較負責任有學識的那種學堂。
這方面,肯定是唐棠比較有經驗了。楊絮就向他打聽一下。
"私塾?這個我知道啊,就在前面那條街,是我師兄開的,我也會在那裡講課,天寶要去嗎?我可以帶你們去。"唐棠笑著說道。
本來他就想著天寶是得讀書的,但是又怕楊絮家裡剛買了屋子,沒有餘錢再給天寶去私塾了。
其實束脩費倒是不多,只是那些書本還有筆墨紙硯,常年累月的,就得要不少銀子了。
"我之前沒有來鎮上的時候,也不方便讓天寶去私塾,如今搬過來了,倒是有些晚了,天寶今年八歲了,會不會有些晚?還有,我記得私塾是不是每年春天和秋天才收學生?這時間上是不是……"
楊絮有些擔心,她穿越到這裡,滿打滿算也不過半年有餘,所以也不清楚這裡的孩子什麼時候上學的,還有關於私塾的事情,她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
"這年齡是沒有問題的,鎮上的孩子也不是每家每戶都能讓他們去私塾的,基本上就是有餘錢的時候會讓他們去。所以,私塾裡面的學生年齡差還是有的,大的有十四五歲的,小的也有五六歲的。"唐棠笑著解釋道。
"那他們都在一個班嗎?那些已經上了一年或者更多的,那學的也不一樣啊!"
"鎮上的私塾一般就一個地方,那些學了幾年的,基本上都不會再去學堂了,有的是因為他們只是想學些字,可以做賬房先生什麼的,有一些要繼續考的,一般都會在家裡讀書,偶爾去那裡也是問問不會的東西。"
唐棠撓了撓頭,有些不知道怎麼解釋。鎮上的人家都不是大富大貴的那種,有些家裡有餘錢,就把孩子送過去讀幾年書,認識些字,以後也好找個活計做。
還有像他這樣的,想要參加科考的,也只是偶爾去問問書上不懂的地方,其餘時間都是在家裡自己讀書,還能做點活,幫襯著家裡。
"師兄那裡有兩個屋子,一個是初學的孩子,還有一個屋子,是幾個打算科考的學子讀書的地方,一起讀書研究,不懂的地方還可以互相討論,柳師兄很厲害的,他是中了舉人的。懂得很多。"
楊絮笑著看唐棠,他應該是很佩服他這個柳師兄的,言語之間都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