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孛孛丁熬茶

宋凌雪心中感嘆,也沒表現出來,因為這劉氏一向如此能幹,原主也正是當初看中了一點兒,才給老大姚石頭說了劉氏做媳婦。

當初劉氏就是因為孃家窮所以一直沒人上門提親的,所以原主叫了媒人過去時,劉氏爹孃彩禮都沒多要就同意了。

其實農家人窮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又窮又能生,劉氏孃家劉氏如此,劉氏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下面還有四個弟弟,都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更何況是四個半大小子了,所以劉氏孃家的家裡很窮,窮到揭不開鍋的程度。

十里八村知道劉家的,都不樂意娶劉家的閨女,因為怕她們拖著那樣的孃家,到時候補貼孃家,劉氏的大姐還是嫁回了劉氏的孃舅家裡,也是窮的叮噹響,誰也不嫌棄誰家。

所以劉氏嫁過來後,只有一布袋番薯做嫁妝,所以她很怕原主這個婆婆,好在劉氏孃家雖然窮卻都是老實的,從來不來姚家打秋風,再加上劉氏幹活賣力又老實,原主倒也不討厭這個大兒媳。

“娘,你,你怎麼把雞蛋框子都拿來了?”劉氏不知道婆婆立在案板前在想什麼,只是看到她手裡的雞蛋籃子後,驚訝的問。

宋凌雪這才開口說到:“這一籃子雞蛋都吃了一個多月了,天鎮熱,再不出吃完都能孵出小雞了!”

劉氏顯然是不懂宋凌雪的幽默的,她更加驚訝了,睜大了眼睛拿起一個雞蛋瞅了半天,奇怪的說:“娘,沒有母雞也能孵出小雞?”

宋凌雪一噎,她是開玩笑的好吧,這都聽不出來,心裡吐槽著,學往常那樣瞪了她一眼:“話多!”

劉氏又是習慣性的縮了下脖子,又被宋凌雪說了幾句,讓她以後不要縮脖子,難看死了,劉氏趕忙應是。

隨後宋凌雪幫著劉氏,碗裡打了三個雞蛋攪勻後攤熟,又剁碎攪拌進了菜餡兒中。

只是菜包子宋凌雪卻是不會包的,在一旁看著劉氏一手捏著麵皮一手放了餡兒進去,不知道怎麼一個轉圈兒,圓圓的帶著褶皺的大包子就成了,不一會兒功夫,就包好了整整兩篦子。

劉氏把一篦子窩窩頭,兩篦子菜包子上了鍋,準備蒸,宋凌雪在她放籠蓋之前,把洗好幾個芋頭和小番薯放到了篦子上的縫隙裡面,又把剩下的六個雞蛋放了上去一起蒸。

籠蓋蓋上之後就不用管了,往灶膛裡再填幾根粗粗的乾柴,把火燒的又大又旺就行。

藉著劉氏又把剩下的幾個面劑子用刀切兩半,一些用來包豬油蔥花肉渣餡兒的餡餅,一些用擀麵杖擀成了一張張薄薄的餅子,抹上油疊放在高粱杆兒做的蓋簾上,拿去灶臺那裡,用另外一口小鍋烙餅子了。

鍋燒的很熱,抹上油把餅子放上去,翻兩次就熟了,不一會兒功夫兩面金黃的烙餅就在高粱杆蓋簾上疊摞的高高的。

接下來就又烙起了餡兒餅,然後是炒辣椒洋芋絲兒,最後還把小鍋洗了熬上了一些稀粥……

等到一切都做好了,窗外才矇矇亮,天空泛起魚肚白,黎明剛到。看著那已經用乾淨的布巾包好,整齊的放進揹簍裡的吃食,宋凌雪再次被劉氏的灶臺功夫折服了。

“娘,趁著天還沒大亮,你趕緊吃點兒東西,準備一下趕路吧,這時候也不熱,趕路正好。”劉氏一邊說著話把灶膛裡的柴火抽出來埋在下面的灰裡熄滅,一邊又揭開了籠蓋,頓時整個灶房都是熱氣騰騰的水霧。

待到水霧消散後,那篦子上有些發黃但是依舊胖胖軟軟的菜包子就露了出來,宋凌雪差點兒沒忍住過去抓一個去。

劉氏拿葫蘆水瓢在水缸裡舀了一瓢涼水倒入鍋的一圈,這才把鍋上的篦子一個個的端下來放到了案板上。

劉氏給宋凌雪舀了一碗粥,又拿了一個捲餅和菜包子,想了一下又從篦子上拿了一個雞蛋,卻是被宋凌雪拒絕了。

“我吃個菜包子,喝完粥就行。”宋凌雪接過粥和包子,就在灶房一角的桌子前坐下,一邊吃著一邊交代:“菜包子不是多嘛,又不容易壞,多裝一些,肉餡兒餅裝上七八個,捲餅餅裝上五六個就行,雞蛋都裝上給他們拿過去,隨後再買些讓孩子們吃。”

宋凌雪交代的話,劉氏都點頭應了,隨即又拿了一個肉餡兒餅過來,說到:“娘你也多吃點兒,三十多里路程也不近,你病剛好也不能累著了,都怪媳婦膽小怕事不敢去,要不然也不讓你跑著一圈兒了。”

宋凌雪搖了搖頭,大清早她可吃不進去那豬油肉渣子,雖然很香但是也太過油膩了,還不如這菜包子呢!

“算了,再給我那個菜包子吧,你也累了半天了,坐下吃個包子休息一會兒。”

劉氏顯然是沒想到被婆婆如此關心,頓時有股子受寵若驚,細看下去她的眼中還有些許的淚花。

“……”宋凌雪呆滯一秒,這也太容易被感動了吧。

劉氏還是沒有吃東西,只說晚會兒和家裡人一起吃早飯,然後就繼續忙碌了。

宋凌雪也沒強求,吃完了飯又見劉氏往簍子裡放了三個水囊,便問了一句:“這不會漏吧。”

“不會,嚴實著呢!”劉氏拿起水囊搖了搖,確定不會流出來,又笑著說:“還是娘懂得多,我光是知道孛孛丁菜能吃,卻是不知道熬水喝的還能清熱解暑,而且還放了點紅糖,味道也好喝極了。”

“之前聽過路的鈴醫提過一嘴。”宋凌雪隨口解釋了一下。

孛孛丁菜就是蒲公英,小時候宋凌雪去外婆家時,他們那裡的人都喝蒲公英熬的水,清熱解毒,也能起到些解暑的作用。

不止熬了水,她還拿了一包紅糖和一些洗淨曬乾的蒲公英,準備隨後讓他們自己泡水喝。

隨後又回屋裡給姚大壯父子三人拿了昨個就準備好石蘭新做的換洗衣物,這林林總總的也放滿了一揹簍,好在除了三個水囊有點重量外,其餘的也不算很沉。

“以後灶房的事就交給你了,老二家的幹活不利索,我拘著她跟石蘭做繡活掙點錢,你也別覺得不公平,隨後灶房的事我也會幫你乾點。”宋凌雪走之前還是給劉氏說了幾句話。

劉氏聽了趕忙搖頭擺手,想解釋她並沒有心生不滿,她繡工不好,笨手笨腳的,也就灶房上的活還算乾的不錯了,而且她也喜歡呆在灶房,給一家人做吃的,她還怕婆婆不讓她幹灶房的活兒了呢!

宋凌雪卻是制止了劉氏的解釋,又開口說到:“娘知道你是個實在的,以後我也不摳搜著家裡的伙食了,以後咱家會越來越好,我也不希望讓你們覺得我不公平,老二家的我答應了她做的繡活兒每賣出去十文可以留下一文作為獎勵,自己攢者想幹嘛就幹嘛,你在灶房忙活也沒有經濟來源,我會每次有收入後也給你分上一文,與老二家的同樣,不偏不倚。”

說完也不管欣喜若狂的劉氏了,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