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的時光就在初秋的微風中輕輕劃過,地裡的活計已經忙完,正式進入農閒的時候,許多村民們也都開始去鎮上甚至是縣城裡,尋找活計,想著掙點錢兒,今年可以過個好年。
姚家的生活也是充滿了希望和驚喜。
新房子地基已經徹底打好,圍牆也初具規模了。
而驚喜則是有兩個,先是半個月前老三兒子姚石青去參加白鶴書院的入院考試,不但成功了而且還是以頭名的好成績進入了甲子班。
甲子班裡面都是白鶴書院學問最好的學子們,而且還是由院長鄭先生親自授課,據說早前幾年,這甲子班出來的最少也是秀才,還有好幾個舉人,甚至還有兩個進士的。
書院裡的多少學子們都想借著每次考試,考得看成績進入甲子班,卻也是猶如攀越泰山般難的,如今石青一個跟著鎮上的秀才先生學了幾年的總角少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白鶴書院的甲子班,自然是很受注目的。
好在石青性格上有些少年老成的沉穩,沒有恃才而驕,入書院後很快便融入了進去,與班上的學子相處也算融洽,這也是家裡人放心不少。
白鶴書院的休沐時間相對於之前的學堂要少一些,又加上離得遠,所以石青基本上是一個半月只回來一次,而且還是隻留一天就得走。
所以家裡的另外一個喜事,石青是不知道的。
作為家裡的當家的,雖然周炳並沒有原主姚大壯那樣的說一不二,但如今家裡的事他不管都交給宋凌雪,卻是把養家餬口的責任扛在自己肩膀上。
之前他就給宋凌雪提過販賣山貨的事情,得到支援後便沒拖延,沒過兩天便去了縣裡找了張班頭,因為之前挖河渠時的一些建議,給張班頭甚至是馬典史帶來的好處,也讓周炳在二人面前多了一些面子,平時一些小事是很容易就能辦好的。
這不,周炳不過是去找張班頭說了兩句話,一張蓋了縣衙官印的貨引子便到了他手裡,大雍對商業雖然重視,但也很注重細節,除了正規入了戶籍的商戶外,其餘的小商小販和走南闖北的販賣貨物的說散商,都得有貨引子,不然拉著貨物過一些關卡或城門的時候,需要盤問好久還得交許多銀錢,還白白耽誤時間。
而有了貨引子就和路引差不多了,一般的關卡和城門處,都是出具貨引子便可,最多也就交少許的過路費,省時也省錢。
拿到貨引子後,周炳便帶著兩個兒子,姚石頭和姚石竹,開始了他們的販賣山貨的生意。
也多虧了周炳有著原主姚大壯的所有記憶,對於他之前的人際關係和往來也很清楚,沒幾天他便聯絡上了之前認識的李氏兄弟。
李老大和李老二都是李家坑的人,李家坑是個只有二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坐落在大魚山靠裡面的山坳子裡,與大魚山深處的山民們有所往來,所以關於山貨的貨源,自然也是熟悉的。
而原主姚大壯早前被抓壯丁出去打仗時,認識了鎮上的一個叫郭老瘸的人,其實他也不過三十一二歲的年紀,只是早年因為受傷左腿稍微有些瘸了,又加上本人有些黑瘦,所以被人叫做郭老瘸。
就是因為腿有些瘸,快三十歲了才娶上媳婦,結果前幾年他媳婦又因為難產而死,只留下一個身體不太好的閨女,今年也不過才五歲而已。
好在郭老瘸有從戰場上回來時的撫卹金,再加上他本人也活絡,在鎮上開了一家雜貨鋪子,也認識了一些縣城的大鋪子的老闆,對於賣山貨的渠道也是很多的。
再加上這個郭老瘸也是個直爽厚實的性子,所以周炳決定與他合作,再見了兩次面喝了兩次酒之後,兩個男人就談好了。
貨源有了,賣貨的渠道也有了,生意就這麼開始了。
家裡的驢子正好派上用場了,又提前讓姚老五打了一輛帶油布棚子的兩輪架子車,這樣下雨也不怕人和貨物被淋溼了。
家裡兩個兒子,老大姚石頭憨厚老實,最適合與山民們打交道了,面相看著就讓人放心,說話也是聽著實在,而且姚石頭人高馬大的扛貨也是一個頂倆,點貨裝車絕對不馬虎。
老二姚石竹比較圓滑,面貌也長得俊,穿上稍微好點兒的衣服也是一表人才,跟著姚大壯與郭老瘸去和收貨的老闆們商談也是很合適的,他能言巧辯的,最適合與精明的商人們交談。
周炳則是掌控大局,把控山貨的品質與價格,再加上前世的一些經驗,如此一來,山貨的生意自然不在話下。
姚家販賣山貨的生意就這樣開始了,起初一個月竟然也走了三趟的貨,拋開成本竟然也掙了一百多兩銀子。
姚家,李家還有郭老瘸三家平分了,也得了五十幾兩銀子。
周炳留下三十兩做本錢,其餘的二十多兩給了宋凌雪,還說了這只是開始,所以掙得少,以後會更多的,讓她也不要太累了。
宋凌雪感動之餘也有些好笑,看來她與柳嬸子合作的臭豆腐生意還有家裡的頭花生意,掙了不少錢,這也讓當家的男人產生不能被比下去的心理了。
不過對於這點兒,宋凌雪也是高興的,雖然她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但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也是蠻好的,以後她也不用再天天跑著做別的生意了,守著臭豆腐和頭花的生意,一年也能落個幾百兩銀子的賺頭,可是不少了。
再說她的任務就是帶著姚家人過上好日子,又不是過上富豪的生活,家裡的人們共同努力奔小康就行,沒必要累死累活的掙錢。
就是隨便努努力,到最後買上幾百畝的田地,當小地主收地租不香嗎?
所以說對於姚大壯這個便宜老公的做法,宋凌雪是舉雙手贊成,再加上她的小叮噹終於升級成功,家裡的靈泉水又可以續上改善家人的體質了,空間裡也多了許多東西可以偷偷拿出來給家人吃。
看著家裡的大人們猶如雨後新生的春筍般被滋潤的都年輕好幾歲,孩子們都茁壯了不少,再看看鏡子裡的自己,白了幾個色號不說,面板還好的不要不要的,宋凌雪別提多高興了。
可惜就是那靈泉井邊的果樹上,開的滿滿一樹花終於落了,卻只長出來五顆果實,形狀像葫蘆卻紅彤彤的和蘋果一樣,小叮噹也不知道它的用途,宋凌雪暫時也不敢隨便摘著吃了,只能偶爾望著它們流口水。
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家裡就有了第二件喜事。
說起來這第二件喜事,還得再說回早先說的,那個老三兒子石青不知道驚喜,剛好就與姚家父子三人去販賣山貨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