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蓮這想法也只有她自己知道,石蘭卻是不知道的,當然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在乎,石蘭現在可是忙得不可開交。
家裡的頭花生意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穩定了,於是她一面和二嫂何氏帶著冬兒幾個做頭花,一面還研究著新花樣,自己的刺繡也沒放下,繡出了許多精美的帕子和荷包,一起拿去馬娘子的鋪子上,也都是搶手的很。
這些格外賣帕子荷包的錢,宋凌雪都劃作石蘭的私房錢,家裡人誰也不能肖想,當然她也只是說說而已,也沒人會覺得這錢屬於石蘭的私房錢有錯,就連何氏也覺得理所應當,因為她自己也繡有帕子荷包,雖然沒有石蘭的好,卻也落下了不少的私房錢,自然是沒二話了。
要說家裡最忙的,反倒是大兒媳婦劉氏了。
如今家裡的事情,她被自家婆婆委以重任,當了這個家內事,自然是事事鉅細的。
自從嫁進姚家,唯唯諾諾了幾年,如今她從新拾回了信心,人也更加能幹了,大到自家蓋房子工地上的大鍋菜,公公和她男人還有二叔子出門帶的乾糧,小到家裡的一日三餐,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這不,眼見著快到中秋了,劉氏又開始忙著做月餅了,提前先做一些家裡人吃,給些意見後她再改良一下,到時候多做些種類,送人也體面不是。
往年家裡窮緊巴,以前楊梨花這個婆婆又是個極度摳搜的,自己沒有孃家也不讓兩個兒媳婦回孃家,說是窮人除了過年平日裡哪裡有什麼節日了。
如今家裡富裕寬鬆了些,家裡人又不知道是楊梨花換了殼子變成了宋凌雪,都是因為她磕了腦袋後整個人都變好了,對此大家都樂見其成,所以宋凌雪來這裡不過短短半年,已經與自家人相處的很融洽了。
劉氏在悶熱的灶房忙碌著,雖然汗滋滋的難受,但是想到村頭那已經開始初見規模的新家,特別是那看起來就寬敞的灶房,心裡便美滋滋的,因為家裡的灶房可是她的地方,她也喜歡在這裡忙碌,為家人做一頓美味的食物,她就覺得幸福。
麻利的揉了揉盆裡發好的面,然後在案板上撒上面粉,把面揪成小小的劑子,分別拉過豬肉大蔥和松菜地爪雞蛋的餡兒,巧手翻來就是一個漂亮的包子。
這地爪是小姑子石萸帶著孩子去山上採的,前幾天好容易下了一場小雨,第二天山上的草地上就發了一圈兒黑紅的地爪,好吃又有營養,特別是和雞蛋配著,鮮香的很。
正想著,就聽見一起叫喚。
“娘,你看我們手裡是啥!”
劉氏扭頭朝外面看去,兒子元寶手裡提著一串紅果子,一邊說著話,一邊吃了顆被酸的呲牙咧嘴的。
劉氏立即想起來以前家裡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如今孩子們吃的各種小零嘴兒了,那時候元寶就帶著剛會跑的妹妹寶鈴,經常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子,每每到七八月份的時候,那山坡上的紅果子樹就滿騰騰的一片,小紅燈籠一般。
可惜就是酸的不行,吃多了倒牙,但是孩子們可不嫌棄,都不怕倒牙的吃好多,只為了那酸酸中的一絲甜味。
“少吃點啊,吃多了倒牙不說還會拉肚子。”劉氏說著,從灶臺上抓起一大把糖麻花,放到一個小簸箕裡,遞出去。
用白麵攪著番薯面兒和雞蛋做成的小巧麻花,下油炸好後,裹一層紅糖稀,最後再撒一層白芝麻,焦香酥脆,吃一口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去。
這樣精緻好吃的點心,怕是京城裡的官太太們也不一定吃的上吧,劉氏這般想到,又想起來這是她婆婆說了一嘴,讓她做出來的,頓時與有榮焉的笑起來了。
“拿去,和你小姑還有幾個妹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