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雪說完又和李冬梅聊了幾句家常,便起身告退了,說是家裡還有事情。
老三兒子石青有段時間沒回來了,自從去了白鶴書院,以前幾天的休沐,變成了一個月兩天,也確實少了一些。
宋凌雪怕他在那裡吃的不好,偶爾會去帶了家裡準備的吃食,去鎮上的果子鋪裡,讓那裡的老闆胡掌櫃幫忙捎去。
家裡的醃果子和各種果脯都和胡掌櫃達成了長期的合作,宋凌雪還免費贈送了胡掌櫃一個製作沙琪瑪的方法,這種後世普遍的點心,製作方便用料簡單還不貴,關鍵是做出來新奇又好吃。
這可把胡掌櫃高興壞了,一口一個老妹的叫著,恨不得宋凌雪是他的親妹子。
宋凌雪聽著好笑卻也沒反駁什麼,家裡的小生意中,比起做一批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等下一批的頭花,還有季節性燒仙草來說,果脯可算是長久之計,至於小吃車,那只是租賃出去的小錢。
胡掌櫃的胡記小吃雖然只是鎮上的一個小店,但是他兄弟家還有個大的店鋪,開在惠水縣城裡,而且還和其他幾家大的點心鋪子有合作,更別提那幾個點心鋪子在別的地方,甚至是京城裡面都有分店。
所以果脯蜜餞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愁賣,只要她家能做出來的,做多少胡掌櫃都能收得下,只是劉氏畢竟精力有限,這又是吃食,宋凌雪也不想假他人之手,故這果脯做的並不是很大量,就這也是很大的利潤了。
宋凌雪賺錢了,胡掌櫃也不差多少,自然對她很是親近,別說只是給石青捎點吃食這個小忙了,就是讓他去縣城時順道帶點禮物去看看石青,他也是很樂意的。
他可是聽說姚家這個三兒子是個好學聰慧的,現在雖說還小,說不得過幾年就能考個秀才呢。
可惜家裡的兩個女兒一個嫁人了,一個年紀還小才八歲,不然他都想給宋凌雪做個親家呢,他家裡雖然有些資產畢竟是個商戶,要是能有個秀才公做女婿,那可真是光耀門楣了。
當然,真正的秀才公是看不上他家這樣的商戶的,自然是得慧眼識珠,提前預定了啊,姚石青這樣的少年才俊,中秀才的機率可是很大的。
只可惜了沒這命,姚家的大女兒石蘭倒是亭亭玉立也是個好的,更可惜的是他家的小兒子才五歲,家裡倒是還有個十六七歲的幼弟。
算了,他不配!
胡掌櫃很是惆悵。
胡掌櫃的惆悵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他那個不願意在縣城裡跟著大哥混,非得跑來鎮上跟著他打雜的幼弟,正在櫃檯後面看著不知道什麼話本,笑的齜牙咧嘴的,自然不知道。
遠在姚家村的宋凌雪更是不知道了,她此時剛從社屋那邊出來,向著東山坳的方向去了。
沒走多遠便是她家的新房子,姚大江正帶著一眾做工的村民在忙活,楊石寶跟在後面有樣學樣的幫忙。
已經過了午飯點了,兩個來幫忙做飯的媳婦正在灶棚下洗鍋洗碗。想來大家都吃飽喝足了,幹活幹得分外賣力。
宋凌雪過來並不是看新房子的程序的,全權交給姚大江她是很放心的,她過來是來找楊石寶的,想讓他陪著自己去趟鎮上。
去鎮上的路程不算近,宋凌雪當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走著去了,家裡的驢車被姚大壯父子三個趕走拉山貨去了,只能用七大爺家的驢車。
七大爺前段時間幹活不小心扭傷了腰,並不是很嚴重卻也需要趟床上十天半個月的,家裡的驢車閒置了,村裡誰家有事可以過來租著用,倒也不是很貴,一天十五文。
畢竟他去一趟鎮上,拉個人還能五六文錢呢,一來一回也能掙個五十多文,所以這租用的價位可是便宜太多了。
“趁著現在過去一趟,天黑之前剛好回來!”宋凌雪交代石寶去七大爺家裡趕驢車。
“知道了妗子,我這就去!”楊石寶應到,然後和姚大江說了一聲,就朝七大爺家裡去了。
宋凌雪回家去收拾東西,她去社屋送吃食之前已經交代過了,讓劉氏把昨天臨時做好的月餅樣品還有這一批醃製好的豬肉脯和杏幹,和為石青準備好的吃食一起裝好,兩個大和兩個半大的帶蓋籮筐裝了,竹篾的蓋子一蓋,也不怕太陽曬。
天氣炎熱,為石青準備的都是耐擱的東西,豬肉脯和一些點心,還有怕夏天沒胃口也給石青裝了一些做好的紅果子吃食,都是可以放好幾天的。
至於另外的幾大包豬肉脯和杏幹還有那些月餅樣品,都是給胡記點心鋪的胡掌櫃的,豬肉脯和杏幹是一直賣給他的,至於月餅,是讓他嚐嚐,可以的話,就把方子賣給他。
因為過一段就是中秋節了,要是覺得能賣好,那得大批次生產的,劉氏做不過來,家裡也沒有幫手。
而且月餅這個地方都有,只是她用了後世的一些新鮮的做法,讓這裡單一的大餅硬的五仁月餅,變作了其他好幾種顏色口味和花型的月餅。
還有用木薯澱粉和玉蜀黍澱粉混合做成的水晶月餅,透明的月餅皮裡面包著各種餡兒,紅色的紅豆沙餡兒,綠色的綠豆沙餡兒,黃色的南瓜過板栗餡兒,褐色的紅糖芝麻橘皮餡兒……特別漂亮,吃起來也好吃!
楊石寶是個很有學勢兒的孩子,起初和他娘姚大菊剛搬來姚家村時,他除了打獵啥都不會,但這裡又不用他天天跑去打獵,所以就跟著他大表哥姚石頭學了幾天,倒是學會了不少本事。
這架車便是他剛學會沒多久的,雖比不上老把式卻也能把驢車趕的穩穩當當的。
以前他只能在深山老林裡打獵,獵到東西了也不能拿出去賣,只能交給村裡的大人們,讓他們拿下山去換東西,誰讓他們是山民,是沒有戶籍見不得光的黑戶呢!
現在有了戶籍,不但堂堂正正的趕車去鎮上趕集,還是看到啥好吃好用的,從兜裡掏出幾個大錢來買,說句丟人的話,他楊石寶這是第一次兜裡揣錢的,以前就見過別人拿出來兩次,摸都摸不到。
到了鎮上,楊石寶先是把車趕到胡記點心鋪,幫著店裡的夥計把東西卸下來,然後又把驢車趕到後院的畜生棚裡栓好,一切做的順手的很,因為他之前跟著大表哥姚石頭來過幾次。
宋凌雪沒猜錯,胡掌櫃見了這幾樣月餅樣品非常滿意,對那水晶月餅更是歎為觀止,直說這種精緻漂亮還好吃的點心,他只在京城的酥悅閣看到過。
對於這個時代有類似水晶月餅這樣的吃食,宋凌雪一點兒也不驚訝,畢竟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這個地方透明如玻璃一樣的琉璃杯都有了,更何況還是材料普通,只要好好琢磨就能做出來的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