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結束後,姚家人都午休了。
這是宋凌雪制定的新規矩,每天都得養成早睡早起午間還得休息一個或半個時辰的習慣。
特別是石蘭她們做繡活的,更是晚上不讓熬夜,午間得睡會兒養養眼。
下午沒事,宋凌雪就和劉氏去了灶房。
做糖葫蘆很簡單,只需要把紅果子去核兒洗乾淨,也不用可以把外面的果衣磨掉,沒有細竹籤就用筷子代替,穿好了備用。
宋凌雪還特意創意了一下,把果子一分為二,中間或夾了核桃仁,或夾了劉氏之前捏的糯米糖糕,或夾了紅豆沙餡兒的麻薯球。
小鍋燒熱填少許開水炒糖稀,用的還是細砂糖,雖然遠遠比不上後世的白砂糖,不過比起黃糖塊卻是好太多了。
糖稀熬到拉絲的程度,收火開始裹糖葫蘆,劉氏裹,宋凌雪在一旁,一些撒芝麻,一些撒瓜子仁,然後放到一旁的大簸箕上晾乾。
前後不到半個時辰,兩人就做了一大簸箕的糖葫蘆,少說也有三十多串。
“……娘!”劉氏看著那一串串紅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蘆,有些不敢相信是她們自己做出來的。
“你先嚐嘗怎麼樣!”宋凌雪拿起兩串,自己一串,又給劉氏一串。
她拿的是夾核桃的,山楂果的酸被糖稀的甜中合了,外面的糖衣夾雜著芝麻的香,吃起來酥脆香甜,又是純天然的東西,比起後世新增的工業原料的糖葫蘆,可是好吃太多了。
“娘,這比外面賣的糖葫蘆還好吃,這樣的別說五文,就是十文也有人買!”劉氏嚐了嚐後感慨的說,突然想到什麼,眼睛一亮。
宋凌雪一眼便看出大兒媳婦的想法,抿嘴一笑:“你呀,現在也成個生意精兒了。”
“娘,這紅果子儲存好了能放好久呢,我們可能做成糖葫蘆拿到鎮上賣!”劉氏見自家婆婆那樣說,便是明白了,趕緊說到。
“這山楂……紅果子可不止能做成糖葫蘆。”宋凌雪笑著說。
“還有啥?”劉氏的眼睛更亮了。
“很多……”宋凌雪高深莫測的說:“先不急,叫我看看該咋弄,你先去把孩子們叫起來嚐嚐,早上就答應他們的。”
“哎,好!”
於是,宋凌雪不但得到了劉氏的好幾點好感度,還得到了幾個小豆丁的一波兒好感度。
隨後兩天,宋凌雪又指導著劉氏,陸陸續續做出了糖炒紅果,紅果糕,雪花條,果丹皮等好幾種吃食,也就是後世的那幾樣山楂製品。
這些吃食一出來,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就連家裡的幾個大人也很愛吃,簡直被吹爆了。
好在是山楂開胃消食,孩子們吃了也挺好,不過她還是怕幾個小豆丁太稀罕,吃得多了對胃也不好,就說道了幾句。
至於做生意的事情,宋凌雪沒和劉氏說恁多,只說等著家裡的男人們回來了,再細細商量一下,畢竟賣糖葫蘆需要走街串巷的,也不適合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