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雲舒先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分成了兩組,願意種植的,還有願意養殖的。
然後又請縣丞幫忙將之前他們提前檢視的地方給他們劃分開。
有百姓見她只領著他們這些人亂轉,卻始終不見養殖的幼崽和樹苗,便問:“王妃,咱們這光看土地了,那樹苗在哪裡啊,現在正是種植的好時候,若是錯過了,這收成可是受影響的。”
宋雲舒笑笑,說:“你們別急,不光是種植還是養殖,土地和環境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只要先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咱們就成功一半了,而且很多事情都是急不來的,基礎打牢了,後面的事才會更容易。”
百姓覺得她的話有道理,便不再多問,跟著她開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那邊種植的開始翻土,這邊養殖的開始扎籬笆。
種植相比較養殖來說,相對要簡單一些,因為這些百姓幾乎世代都是農民,對種莊家都很瞭解,之前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土壤的問題,他們只要按照宋雲舒的辦法,重新翻土,新增營養劑,再將植物種下去基本就可以了。
而養殖不同,按照這裡的自然環境,一般的動物是不容易生存的,而宋雲舒的解決辦法,就是從匈奴那裡採購了一批適合這裡生活的新品種幼崽。
只是因為交通不方便,又沒有合適的運輸工具,所以這批幼崽等了將近半個月才到。
百姓看到這些不太一樣的動物幼崽時,紛紛犯了難,“王妃,怪不得您說有辦法,不過他們真的能適應咱們這裡嗎?我們對這些品種都不瞭解啊。”
宋雲舒淡定的跟他們介紹道:“這些品種雖然在咱們這裡很少見,但是他們的生命力比你們之前養的要強很多,而且在餵養上也沒有那麼挑剔,我一會會跟您們說一些注意事項,只要按照我說的這樣,細心餵養,他們的死亡率是很低的,而且長大以後,比咱們的品種要更大一些。”
聽到她這樣說,那些百姓心裡瞬間就有了信心,爭前恐後的來認領自己的那份。
宋雲舒開始挨家挨戶的指導,對於每戶百姓提出的問題更是有問必答,爭取讓他們都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這樣以後自己也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大概一個多月之後,第一批幼崽已經比剛來時長大了很多,加上每一個百姓都非常的用心,根本沒有出現死亡的情況,這事傳了出去以後,之前那些猶豫沒有回來的百姓,有一些也提出想要回來,宋雲舒欣然接受,便又從匈奴手中買了第二批幼崽。
不過隨著回來的人越來越多,宋雲舒又遇到了一個她沒有預料到的問題,就是養殖的百姓太多,她一個人分身乏術,根本教不過來。
這天她,她召集了幾個平時養殖相對已經熟練,並且做事很有責任心的百姓過來。
“今天我請幾位過來,其實是有件事想要麻煩各位。”
現在宋雲舒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大家對她十分的崇拜和信任,知道她有事需要幫忙,自然都不會拒絕。
“王妃,你別這麼客氣,有什麼事您就吩咐,我們一定儘自己的所能。”
“是啊王妃,您就說吧,想讓我們做什麼?”
宋雲舒見他們相信自己,心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