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鮑園,迎來了來自流求國的不速之客。
在座的十二位九旬老道和鄧寶璋、嶽衡、蔡鵬雲集體迎接,將何早道長領到鮑園正堂。
何早道長通名報號:“無上太一度厄天尊,貧道何早,俗名韓景早,虛度九十七,號不老鬱蚩,乃寒絕真人來孫,在流求傳揚天祖之教。聞聽流求商舶說起福州鮑園商門大會,不請自來,冒昧叨擾,望祈恕罪。”
鄧寶璋趕緊陪笑臉:“歡迎歡迎,鮑園正缺一位海國商師,我等相會,實在是天意安排,都要感謝太元正商上帝和南帥的提點。”
看自信滿滿的說話口氣,果然是寒絕真人的來孫。從其大號來看,以鬱蚩劍為能事。原來是途徑流求的商船告訴了他,這邊有商門大會,不錯不錯。
看他身後閃出四位弟子,都在三十歲以上,全部素巾玄衣。
經過何早道長介紹,最高個子的是大師兄,三十八歲,身長八尺四寸的巨人,道號來劈,俗名伊波劈,流求中山侯國的伊江島人氏。善使斬鬼刀,重達一百一十四斤,江湖大號斬鬼天王。
二師兄三十六歲,卻是個矬子,五尺二寸。大宋民諺有:堂堂丈夫五尺五,誰能甘心受侮辱。他比普通宋人身長五尺五寸低一些。
此人道號來撩,俗名山北撩。流求山北侯國人。善使虎頭雙鉤,單鉤重二十八斤。雖然分量輕一些,但這雙鉤乃流求國伊是名島鑄劍師請祖鍛造,鋒利無比,掃到馬腿、人腿亦或是兵器,當即斬為兩段。大號虎鉤冥王。
三師兄三十五歲,上等身材,七尺二寸。道號來踢,俗名請島踢,一看名字,就知道他也來自山北侯國的請島。善使流星錘,重達七十二斤。
步下戰將,軟兵器一斤敵二斤。他的流星錘到這個分量,足以抗衡長兵器一百四十四斤,華夏曆史上還沒有這樣的悍將。看起來,這個來踢的確是一流俠客,大號飛錘天王。
四師弟三十五歲,身長七尺八寸之巨。道號來撥,俗名多良撥,來自流求山南侯國的多良間島。善使九十六斤丈八盤蛇槍,專門販賣琉求特產芭蕉布,大號蕉布商王。芭蕉是流求的原產物種,流求國以不結果的雄芭蕉織布。
何早這四大弟子,被流求國合稱為玉山四王。
韓景早帶著伊波劈、山北撩、請島踢、多良撥四兄弟,向十二位高道一一見禮。
按照商門道觀的譜系來論,韓景早的輩分與夫種子的弟子何齊、何獎,夫餘的弟子何此、何彼,夫童的弟子何頭,夫窗的大弟子何辦及笛王佐何多、笛王佑何少平輩。
來劈、來撩、來踢、來撥與何辦的弟子來練、來賞平輩。
他們的輩分之所以低,那是因為商門道觀在流求受到了廣泛尊重。流求國本島即今臺灣島,在大宋被稱為流求島。
流求國被中原王朝提到,是在《隋書·流求國》和《隋書·陳稜傳》中。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鄭國公魏徵主編的《隋書》,描述了流求國的具體情形,說明隋煬帝征討流求大獲全勝,並且取得了流求的大量國情資訊。
何早道長簡單講述了流求的情形,讓在座的英雄大為驚歎。
落蒙山元錦宮風雲道長,即蔡鵬雲,禁不住嘆道:“中原王朝四周各國皆為藩屬國,如今看起來,唯有兩地尚未臣服。一是崑崙之上的吐蕃各部,二是東海之中的流求諸島。”
眾位商門高道對於流求稀奇不已,一直沒完沒了的問個不休。午間吃酒直接忘記了時辰,吃到了黃昏,眾俠遊山逛景回到了鮑園。
荔枝錘神姚雲善,即厓山幽蘭宮的度善,卻認識玉山四王的蕉布商王多良撥。厓山這邊不少人購買蕉布製衣,他們早在二十年前就熟悉,兩下攀談,好不親熱。
鮑園中聚攏眾多商門高道,年齡最長的燭準道長,即香供大都督之孫楊懷準,他站出來提議:“貧道看諸位方丈齊集鮑園,可謂是商門道觀開天闢地的第一盛事,我等方丈何不結為商道幾老,從此叫弟子門人緊密聯絡起來。”
大陸眾俠、玉山四王無不拍手叫好,紛紛贊同。
鮑園管家林千惡急忙擺起香案。諸位數了數,位在方丈的是二十一老,玉山元信宮何早道長輩分最小,而他們在流求的發展,孤懸於大陸之外,殊為不易。
大理國落蒙山尊一道長提議:“貧道以為,此次方丈大結義,只看年齡和貢獻,不要論各門派的輩分高低,全部結義為兄弟。就從我等老匹夫開始,開啟商門新秩序,為拓海大計奠基,不知諸位道兄以為如何?”
寶華山德恆附和:“何早道長承襲寒絕真人商門道法,於流求佈道,弘揚商門平德,在座的無不敬仰。我等就以太元正商上帝為祖師,結義為拓海多少老。下面的弟子,除非嫡親輩分,也一起結義為兄弟。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