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見到師長龍慕韓了,蕭戰對此人沒什麼好的印象,心理學稱之為“投射效應”,這種投射來自於史料。就是因為龍慕韓畏敵脫逃,間接導致了中國近代最大的悲劇發生。
(所謂投射效應簡單的說就是,對方的思想、行為、觀點和自己不一致,從而產生不好的印象效果。)
蕭戰要去阻止這悲劇的發生,豁出去了!
沒多久,吳團長帶著蕭戰來到了師部,此時師部的人已經開始忙碌撤離事宜,而龍慕韓還在和幾名軍官商議著什麼。
當龍慕韓看到門口的吳團長時感到驚訝。他知道對方此次前來的目的,所以龍慕韓最不想見的就是這位88師的老兵。
臨陣脫逃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龍慕韓還是收起了心中對桂永清的怨氣,上前客氣道:“吳團長,你這次過來是……”
龍慕韓說話的音量放低,從音色中蕭戰聽出這位師長有點心虛。
“撤退的命令我不能執行。”
吳團長語氣堅定,此次前來他已經有了覺悟。
龍慕韓問道:“為什麼?”
吳團長皺眉鏗鏘有力道:“因為我不想做逃兵!如果這是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我執行;如果不是,屬下難以服從!”
龍慕韓回頭看了下身後那幾名參謀,然後帶著怨氣說道:“難道我想撤嗎?是他桂永清連招呼都不打,帶著自己的3個師先跑了,竟然把我們留下當炮灰,世上有這個道理嗎?”
“師長……”
沒等吳團長把話說出口,龍慕韓激動道:“吳團長,你是88師的老兵,我理解你此時的心情,可是現在的88師不是以前的88師,它是一支剛剛經過整編的隊伍,還沒有形成戰鬥力。預1師大部分是新兵,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和小鬼子苦戰了三天三夜。吳團長,我有退縮嗎?”
“師長!……”
龍慕韓越說越激動,心中的苦楚想一口氣宣洩完,他又打斷道:“我們剛打下羅王車站,連氣還沒喘過來,我就接到了委員長的電話,讓我們火速支援蘭封。好!我龍某人認了,可他桂永清呢?擁有最好的裝備,3個整編師,一個裝甲營,結果他先跑了。而我只有一支傷亡過半的旅。吳團長,你叫我怎麼抵擋日軍一個師團!?”
在氣勢上,龍慕韓壓制了吳團長,他靠的不是級別而是心中的怨氣。從某個角度講,這也是一種心理威懾。
蕭戰一直在吳團長身後觀察。雖然龍慕韓振振有詞,甚至達到了慷慨激昂的地步,不過這反而說明了他的心虛,沒有自信。
“言談”足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和情感,語速、語調、語質、語音足以看出對方的內心。
龍慕韓說的太多,語速過快,情緒過於激動。自信的人說話常常是肯定的語氣,不自信的人或性格軟弱的人話題很長,而且唯恐自己的話題被人打斷,內心處於不安的情緒。
龍慕韓是將軍,吳團長只是個上校,他完全沒有必要做到這個地步。他之所以用這麼多話去解釋,其實就是想找一個心理平衡點。龍慕韓三番四次提到桂永清,為的就是沖淡自己心中的不安,用貶低桂永清的方式聊以**。
除此之外,龍慕韓故意貶低了自己的實力,誇大了敵人,為的也是想找心理平衡。雖然只有一個旅,但戰力還在,擁有不輸日軍的裝備,擁有堅固的城防工事,而日軍只有一個聯隊,是可以阻擊的。更何況外圍還有大量的國軍隊伍,隨時都可以增援。
吳團長完全沒有插話的餘地,等到龍慕韓把話都說完之後,他這才說道:“師長,這不是我們撤退的理由。淞滬會戰的時候,我們攻打日軍海軍司令部……”
吳團長才說了一句半,一名中校參謀上前打斷道:“師長說了,現在的88師不是以前的88師,撤退也是權宜之計。我們這點人根本就擋不住敵人強大的攻勢,所以撤與不撤對整個戰局並沒有大的影響,何必做無畏的犧牲呢?”
其實吳團想說,當初88師死守閘北74天,5次補充兵員全是新兵;死守雨花臺三天四夜,兩個旅大半都是新兵,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新兵”不是撤退的理由。可是周圍的人不給吳團長開口的機會。
這時,邊上的另一名軍官接話道:“吳團長你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應該明白疲憊之師不可言勇的道理。再說了,南京下來88師只剩下了一千多人,師長也是想為88師保留種子。”
蕭戰感到無比的憋屈,一群預1師的將領七嘴八舌圍攻自己的團長,還把逃跑說的如此冠冕堂皇。而自己的團長勢單力薄,連話語權都被對方剝奪了。